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正文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例精选采编(共4篇)

来源:UC论文网2017-12-10 11:02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也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也存在了许多的问题。我们能够看出,当前时代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必须探讨财务管理更精...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也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也存在了许多的问题。我们能够看出,当前时代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必须探讨财务管理更精细化的发展。


  第1篇: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


  一、引言


  在新时期,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项新的规章制度的实施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在新环境下的主要任务更加明确,所要遵循的原则更加清晰,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艰巨的、明确的新目标。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已经无法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如: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高校的财务管理、教务管理、人事管理、教科研活动、会计核算、一卡通等不同的子模块、子系统之间毫无关联,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有的高校虽然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但仅仅解决了机械性的人工重复、简单的管理问题,而在绩效管理、资源的配置、资金的使用效率、财务风险的防范等方面表现极为薄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构建一个科学的、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和任务,使之更加适应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能够大大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更需要不同岗位的财务人员协同办理才能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记账、审核、结算、报表哪一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每一个步骤之间都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之间是关联的、前置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了基本的资源共享,更便于高校整合各种财务信息资源,在信息化平台的支撑下使得高校内部的人事部门、后勤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教科研部门等不同部门之间有效衔接。同时,还能够为高校后期的账务处理提供更多的便利,可见,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有效地降低了高校财务管理成本,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


  (2)保证高校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完整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人们在数据处理工作上实现了量的突破,计算机的高度精准性也为数据处理提供了支持。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完善正是充分利用了计算机高效、便捷的基本特征和优势,为领导者、管理层提供更加准确的、最新的财务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高校未来资金的走向做出准确的判断、预测。


  (3)有助于高校与外界的良好沟通。高校不应该固步自封,而是应该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在网络平台的帮助下将高校内部的相关数据迅速进行传递、交流、共享,实现高校内部各部门的随时在线访问。


  三、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将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影响。


  (1)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匮乏。教育部、财政部都要求各高校必须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这方面的人才十分匮乏。人才匮乏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高校在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都是由传统的财务人员来执行的,他们思想狭隘,认识浅薄,不能迅速接受这些新鲜事物。


  (2)缺乏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虽然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加强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但是很多高校缺乏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特别是忽视了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和细节的完善。有的高校只是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停留在简单的财务信息的查询等初级阶段,从而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带来了影响。


  (3)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安全性。随着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逐渐加深,网络信息化应用逐渐深入,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都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但是网络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各种黑客的恶意攻击、信息的泄露、病毒的入侵等都会导致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瘫痪,影响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严重的还将导致高校的正常工作难以运转。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必须构建健全的、完善的保障机制,并最大限度地防范安全风险的发生。


  四、完善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有效建议


  (1)转变观念,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随着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作为高校的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新时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并积极转变观念和认识。高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并及时协调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并以此为契机,为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同时,作为高校的财务人员应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学校的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举办各种关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讲座;对于高校的相关业务经办人员应进行系统地培训,消除其畏难情绪、排斥心理。


  (2)加强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在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财务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遵守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财务人员不仅仅是单一的会计人才,还必须是熟知计算机知识、了解网络知识、熟悉硬件设备等内容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高校可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财务理论知识、网络知识的培训,并尽快提升他们的财务管理理念,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要求财务人员提高对信息安全性的认识。


  (3)规范使用财务软件,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安全性。高校在选择财务管理软件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财务业务的个性化需求,并选择高效的、科学的、智能化的财务软件。同时,加强财务软件的后续维护工作,并及时发现在财务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問题,以免这些问题对财务管理工作造成影响;做好防御工作,防止网络黑客的攻击,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高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高度支持才能实现。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高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朱莎


  第2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众多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体系内崭露头角,并逐步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主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场主体地位的不断提高,使中小企业获得了较多的发展机遇,但也遇到了更多严峻的挑战,如财务管理工作的漏洞和风险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渐暴露,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应重视自身的财务管理问题,规范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竞争力,以求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许多中小企业由于投资规模小、资本结构简单、管理不完善、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而面临发展阻碍。在诸多发展阻碍中,融资困难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缺陷所导致,具体包括企业整体形象较差,信誉度不高,自有资金不充足,生产规模较小,经济活动受限等。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贷款的操作审批手续复杂。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健全,且部分商业银行的审批权限过于集中,一些金融机构在无法有效防范企业不良经营导致的贷款问题时,为降低贷款方风险,会持更加谨慎的态度进行贷款操作。此外,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不足等外部因素,也会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小企业的融资阻碍。对中小企业来说,融资困难、资金不足是制约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2.投资能力欠缺,投资随意性大


  投资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资金流动、发展方向等影响巨大。如上文所述,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这一问题,而这一问题又直接导致了企业投资能力的欠缺。例如发生财务项目资金投入不及时、供给出现断裂等现象,影响了企业正常的财务运转。造成企业投资能力欠缺的另一原因是很多中小企业因自身规模较小而盲目选择追求一些短期目标以求尽快回收投资成本。因其忽视了企业的规模拓建和长期发展,导致企业的长期效益难以提高,后续投资资金匮乏,进而容易形成“资金短缺――投资不当”的恶性循环。


  3.日常管理不严,财务控制薄弱


  许多中小企业在现金的管理制度上专业性欠缺,其管理不规范的主要表现可分为:资金分配不当、账目控制不严、资金管理存在漏洞、财物重视力度不足等。其中,资金分配不当的具体表现方式包括因企业库存量把控不当造成资金停滞,投资不当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等;账目控制不严的具体表现方式包括账目管理条例不够细致完善,赊销政策管理不严格且催收措施不完善,因应收款项无法回收而导致的坏账现象等;资金管理存在漏洞的具体表现方式为企业因过于依赖现汇而致使资金长期闲置不参与经营周转,因资金短缺而将流动资金转化为固定资产使企业陷入运行困境等;财物重视力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因过度重视资金而忽视财物的价值造成的隐形财务浪费等。


  4.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许多中小企业采取的还是传统的个体或私营性质的管理模式,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该管理模式导致部分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且缺乏一些财务管理风险意识。这种个体或私营性质的经营模式往往导致企业家族化或领导者集权严重,经常会有职责不分、越权行事等现象的出现。这些管理者往往对财务管理缺乏相应的专业认识和研究,使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混乱,管理信息失真。有些摆脱领导者集权或家族化经营的中小企业,因其陈旧的管理观念,财务管理大权仍掌握在少数企业管理者手中。他们的人格化特征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体现非常明显,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受到管理者个人决策的过度影响,在解决重大财务问题时,企业缺乏集体决策的机制,进而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1.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只有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才能推动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政府可以从税收、财政支出以及贷款援助等方面为中小企业融资建立一个完善的扶持体系,为其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其次,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机制对中小企业进行引导,帮助中小企业顺利建立起信用担保体系,使中小企业贷款时遇到的担保问题得以解决;再次,应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时,提供多样且合理的贷款服务;最后,可通过采取一些资本市场的创新措施,拓宽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渠道。例如,可以对个人创业进行大力支持,鼓励他们个人进行企业投资,进而实现创业者和企业的双赢;针对没有上市能力的中小企业,允许它们在社区或者是一定的范围之内以股票、債权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也可通过发展证券融资、进行创业板块融资等方式推动中小企业的融资进程。


  2.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的财务部门要明确自身职能,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强财务部门的经营核算能力,提高企业资金分配和资金使用效率。其次,企业应当对现有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具体包括报销制度、现金的管理制度以及工资的制度等。最后,要对各种财务行为加以规范,规范的财务行为是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其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所占据的地位与大型企业相比应当是相同的,甚至于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比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更加重要。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往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面临更多的挑战。中小企业应该不断吸取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向一些成功企业学习先进的、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同时也可运用一些成熟的技术手段来对账目进行完善,并将之用于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些成功的经验方法技术,中小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务发展状况进行学习与采用,切忌完全照搬照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方法经验与企业实际发展境况脱节的现象,企业才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与财务管理方式。


  3.完善资金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应该提高对资金管理的认识,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将强化资金管理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并且使之落实到各个部门,形成完备的资金管理体系,从而为企业的高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企业发展运营的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资金周转等财务应用,企业经营者必须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重视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使每个财务管理相关部门都为资金的管理做出相应的贡献。


  稳定、有效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应做到:在进行企业日常的物资采购时,要有严格规范的操作过程,使企业的财产安全得到妥善的维护;对企业的存货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对需要清理淘汰的物资应尽可能的进行压缩管理,避免资金停滞的现象出现;通过采取科学的物流调度方案等来对企业资金结构进行整理,确保企业能够以最佳的资金结构进行投资与运营;在应收账款事务的处理上,要定期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评定,并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对以确保款项无误,同时企业也要根据实际收账款事务制定出完整收款管理方法,尤其是对死账、呆账要进行妥善、严格的处理。


  4.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良好的道德素质是财务管理人员正确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保证,是保持企业良好财务工作作风的基础。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人员要坚持原则,遵纪守法,自觉保守企业的商业机密,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杜绝弄虚作假的行为,保证高质高效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另外,财务人员如果不具备成熟的法律意识或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在处理企业经济事务时,就有可能产生公款挪用等违法现象。因此,企业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让财务人员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对自己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企业应当定期对财务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进行考查和考核,避免违法事件的发生。


  企业财务人员除具备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和相应的法律意识之外,还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操作能力。财务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业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地对知识体系进行更新,才能够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提高,及时响应相关财政政策,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步。企业財务工作内容繁乱,它需要的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团体力量。只有在财务人员能够妥善处理好内部合作管理关系的前提下,团队的凝聚力与办事效率才能够得到稳步提升。财务人员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还要具备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的能力。普通财务人员也应当提高自身的事务处理协调能力,与其他同事一同对企业的财务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理。


  财务管理是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统筹兼顾,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作者:庄萌


  第3篇: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创新发展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模式也从“统一领导、集中管理”逐渐转变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我国的高职院校多发展起步低、速度慢,内部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但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建设,办学规模逐步增强,财政资金投入逐渐增加,集中式管理体制已经慢慢不再适应新的高职院校发展。对高职院校集中管理进行二级分权,将事权、财权、物权以及相对应的责任同时下放到院校的二级部门,既能增强二级部门的自主权,同时也能调动二级部门的办学活力,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因此,加强二级财务管理研究成为当下推进高职院校二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财权管理模式的认识有待提高,集权与分权的争议较大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都是遵循“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的责任都集中在高职院校财务部门。在集权的管理体制下,高职院校统筹安排资金,合理调配资金,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整体均衡发展。但是集权管理的缺点也较为突出,这种模式造成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的工作压力大,消耗的精力多,管的太细,二级部门的资金使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制约了二级部门的自身发展。


  随着高职院校发展由规模化向内涵化发展的转变,财务分权管理更适应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的需求。由于如今的二级部门更直接面对招生和就业的市场,因此二级部门在招生、教学、就业等方面能更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及时有效地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分权的财务体制下,二级部门资金实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结余自留,自求平衡”的模式,可以充分调动二级部门工作积极性,扩大二级部门的财务自主性。财权的下放同时,责任也随之下放,二级部门也必须承担起合理、有效使用资金的责任和义务。


  2.财务机构设置及人员不尽合理,财务部门职责划分不清


  高职院校近年来虽然取得跨越发展,但是内部管理体制和人员素质都还没有跟上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实施二级财务管理,要求高职院校财务部门和二级财务部门都会相应配备财务人员。高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二级财务管理模式,通常被高职院校不加修改地直接使用。但鉴于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二级部门的工作自主性和能动性相对较弱,照搬照抄高等院校的二级财务管理制度显然不尽合理。由于二级财务部门直接上级是二级部门的分管领导,在很多职责划分上出现财务部门和二级部门的交叉和空白,有些事务多方管理,有些事务无人管理,权责划分不够清晰,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3.财务部门的监管难度大,财务监督尚待加强


  2012年11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颁布实施,明确提出强化内控制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体制必须加强监管,实行有效监督。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的二级财务管理体制,高职院校财务部门是作为财务的集中核算和管理部门,对二级财务部门负有监管职责,并按期对其进行合理的绩效考评。但是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部分人员的监管观念淡薄,审计和监督的工作的展开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财务部门对二级财务部门的监管不力,使得二级财务部门在实践过程中屡屡出现各类财务问题,造成二级财务管理制度难以得到有效推广,阻碍了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


  二、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的改善措施


  1.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分层制定二级财务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分层次制定出高职院校及二级财务管理制度。首先,在高职院校层面上,按照新的高职院校发展要求,依据新的财务法规,完善和修订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作为总领性的文件,指导高职院校财务工作的开展。比如《XX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其次,制定二级财务管理办法规范,在权责分明的前提下,明确高职院校财务部门、二级财务部门以及财务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并对二级财务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梳理,对其具体的实施办法进行规范。再次,对高职院校各项经费进行操作层面的规范,对高职院校运行经费、专项经费及二级部门日常经费的使用、报销进行具体化和流程化的指导。通过分层次、分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实施,试图建立起高职院校完整的二级财务管理体制,为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规范、全面、实用的法律法规基础。


  2.优化二级财务管理模式,设置二级财务管理机构


  高职院校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二级财务管理模式下,在完整、规范的二级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需对原来的二级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造,设计出适合高职院校的新的二级财务管理模式。


  分级管理是指高职院校财务部门下设5个职能科室,包括核算科、预算科、综合科、二级部门管理科及资金结算中心,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义务。核算科主要负责高职院校整体运行经费(包括高职院校整体日常经费和人员经费等)的账务处理、学生报名和其他事务收费等相关业务;预算科主要负责汇总二级部门的部门预算,编制高职院校的运行经费预算,上报高职院校总体预算到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同时监督二级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按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评;综合科负责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的文件收发、培训会议开展、办公设备维护等其他综合性事务;二级部门管理科是和二级财务部门相对接的科室,需做好二级财务工作的分配,接收二级财务部门的工作上报汇总等;资金结算中心则是整个高职院校的财务资金支付中心。同时,对高职院校二级部门按照其不同的情况设置二级财务机构,对于人数较少的二级部门可以直接分派1人担任财务专兼职人员。该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二级部门管理科对接,负责其二级部门的预算编制、账务审核及上报等具体工作,并定期、不定期接受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二级财务部门对该二级部门的财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资金创收和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负有相应责任。


  集中审核是指高职院校只有一个国库集中支付账户和银行专门账户,资金结算中心负责高职院校所有的资金收支,而二级财务部门仅仅是负责二级部门的基础财务核算工作。财务部门二级财务管理科定时审核二级部门上报的资金使用申请及单据,并交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收支和管理资金。


  3.规范二级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合理分配预算资金


  2015年《预算法》正式施行,文件中要求“政府的全部的收入和支出都应划入预算”,自此预算在财务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贯穿于整个财务工作。高职院校在此政策下,必须加强预算管理,重视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完善预算考评,将预算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二级财务管理模式中,高职院校需完善二级财务预算管理体制,设置二级预算管理机构。在二级预算管理制度中,要明确高职院校运行经费和二级部门专项经费的分配标准,并要求二级部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同时制定预算执行的考评制度,对二级部门的预算执行进行实时监督和按期考评。


  在高职院校领导下,高职院校应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高职院校预算整体的预算审核工作。高职院校财务部门是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部门,在统筹高职院校整体规划发展的基础上,将高职院校资金按照一定的分配办法合法、合理分配给二级部门单位。并在实际的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评和监督,当年的预算执行情况作为下一年的预算编制基础,考评结果与二级部门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而二级财务部门则要在二级预算管理的制度指导下编制二级部门本年的财政预算,区分部门运行经费和专项经费,对重大专项的预算编制申报书,报高职院校预算委员会审批。在预算审批通过并下发后,严格执行部门预算,按期上报预算执行情况,接受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在预算资金的分配方式上,高职院校基本经费是指高职院校整体规划的,用于高职院校基本开支的费用。该项经费由高职院校财务部门在当年的预算执行的基础上,根据下一年的可预计的情况进行总体考量,科学编制。二级财务部门负责编制的是部门运行经费和专项经费,其中部门运行经费包括分配给部门的办公费、专用材料费、邮电费、印刷费等,以维持二级部门的日常运行费用。二级财务部门也要编制各部门分管的业务费用,比如院办的公务车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人事处的人员经费;后勤处的维修费、水电费等。部门专项经费,则是由高职院校及二级部门根据未来发展规划,对“三重一大”项目的预算资金进行专业评估和测算。比如,高职院校道路的维修改造,二级部门教学仪器的购置,学生宿舍的建设,实训室的改造,学生奖助学金专项,教学科研业务费用支出,学生活动费用等,这些项目一般资金需求量大,项目建设期长,二级财务部门编制专项经费,经过党委会讨论,预算委员会审批,并报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准予立项以后,给予专门的资金安排。


  4.构建网络化的财务管理平台,执行有效财务监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应紧跟时代,抓住时机,依据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大力推行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博得先机。财务管理上,信息化的技术手段,网络化的办公环境都将成为新型高职院校的标志建设。


  高职院校应积极构建网络化的办公平台,财务管理也通过该平台进行工作。二级部门利用网络平台编制、上传本部门的年度预算,并上报审核;预算在财政部门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直接在网络平台下发预算指标。二级部门可以在财务管理网络平台上查询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财务部门则可以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对该部门进行财务绩效考核。同时,教职工的报账流程也将省时省力,二级财务部门人员账务的发票和填写好的报账审批单、差旅费审批单等扫描上传,该笔业务附件将按平台设计好的流程进入到不同的领导审批计划中,最后到达财务部门资金结算中心进行支付和报销。网络化的财务管理平台,将严格控制预算执行,超过预算或者无预算的支出将无法支付,有效排除人为随意调整因素。遇到预算需要调整情况,财务部门会在财政部门的要求和监督下,每年给予二级部门一次集中调整的机会,预算调整后将完全按照预算执行财务收支。


  财务部门可利用网络化的财务管理平台,对二级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财务部门制定合理的财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二级部门财务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考评。《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制度》中对绩效考核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不同的的财务项目给予不同的标准权重分数,按照审计结果进行评分,财务部门将对二级部门的财务状况进行公平、公开、公正地考核,并和该部门绩效挂钩,以此来监督二级部门合法、合规、合理地使用资金。


  三、二级财务管理总结


  高职院校从原来的单一教学模式,到现在的引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教育等多种模式,管理体制也由统一管理,到现在的二级教学单位为主体的二级管理,财务管理体制也需要与时俱进,为高职院校发展服务,为高职院校管理提供资金支持。推行高職院校二级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发展趋势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对新型管理模式的尝试,高职院校将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找到一条适应其自身发展的有效的二级财务管理模式。


  作者:贺美兰等


  第4篇:对农业融资担保客户财务管理和财务咨询服务的探讨


  农业是一个风险较大的行业,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发展农产品及乡村旅游为主的公司,由于自身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而恰恰又是这些有如群星闪耀于中国乡村的小微企业对我国食品从田园走向餐桌、带动一方百姓发家致富和扶贫攻坚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帮扶这些企业发展壮大,突破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不少地方政府都成立了农业融资担保公司,给涉农企业作融资担保。怎样对这些企业进行保后管理,降低担保风险,真正发挥担保贷款的财务杠杆作用,通江县现代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那就是要求被担保客户必须建好账,对一些建账有些困难的企业提供财务咨询服务。怎样对融资担保客户进行财务管理及提供财务咨询服务,笔者想在此与一些同仁作一点探讨。


  一、涉农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


  (一)大部分涉农公司、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根本就没有建账的意识。许多企业的管理人或主要负责人文化水平偏低,不懂企业管理,根本就没有财务管理意識。有的家庭农场主是一个非常好的体力劳动者,但一说到做账,即便是简单的收支明细账就头痛。大多公司和合作社都是独资企业,其负责人都认为赚钱多少都在自己的口袋里,知道个大概就可以了,没必要算得那么清楚,做账是多余的事。


  (二)为了节省开支,大多企业不愿意聘请会计,少数企业聘请有兼职会计,其素质也参差不齐。


  (三)有的企业主怕交税和怕露富,也不愿意建账。


  (四)有的企业主取得贷款后,认为只要我能按时还款付息就行了,款怎么用、企业经营是亏损还是盈利都与担保公司和银行无关。做账既麻烦又多此一举。


  (五)许多涉农企业都在偏远的农村,条件较差,他们有的也想聘请会计做账,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去。


  二、因无账可查给担保调查和监管造成的困境


  许多企业没有建账,在我们担保尽职调查时,很难了解到该公司的具体情况,很难核实其资产、负责、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从而很难判断其未来还款付息的能力。因为没有账,保后监管和风险控制都比较难,仅依靠实地大体查看、询问来捕捉一些有益的信息,无法准确具体得到经营数据。


  三、对担保客户进行分类财务管理的标准及适用的财务政策


  根据以上企业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被担保企业进行分类财务管理,既可以帮助其规范内部财务管理,又可防止其把贷款资金挪作他用。


  (一)以个人和家庭农场为承贷主体,担保额度在100万元以下的被担保客户,只要求做明细收支日记账和存货进出库明细账即可。担保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建账。


  (二)以农村专业合作社为承贷主体的被担保客户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建账。


  (三)以公司为承贷主体的被担保客户以《小企业会计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建账。


  四、对担保客户无偿提供财务咨询服务的方法


  (一)保前宣传和讲解。客户在申请贷款担保时,客户经理应向其担保客户讲明建账要求,以及规范财务管理对一个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签订担保协议时客户书面承诺。签订担保协议后,在担保公司存出担保保证金前,担保客户应书面承诺,保证取得贷款后规范财务管理,接受担保公司财务检查或财务辅导,按《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和担保公司要求建账并及时报送报表;担保客户财务人员联系方式、使用的财务制度和财务软件应向担保公司报备,以方便业务联系和接洽。


  (三)保后无偿提供财务辅导和财务咨询。放款后,担保公司财务部人员不定期到被担保客户检查和辅导其财务情况,对没有及时建账的客户,建议停止第二批次放款,公司财务部人员对其及时进行财务辅导,待其建账合格后再放款。对每一个被担保客户都指定一名担保公司财务人员,对其无偿提供财务和税务知识咨询。咨询方式可以是电话、网络和面谈。


  (四)政策激励。担保公司对财务管理和经营效益较好的客户企业,在次年评级授信时适当调高其信用等级,放大担保额度;向有政策补助的部门书面推介,建议向这些企业适当给予政策补贴。


  (五)集体培训。对被担保客户,不定期举办财务制度和税务政策培训,引导企业逐步规范财务管理,掌握更多的财务和税收政策,把企业做大做强,真正发挥担保贷款资金的财务杠杆作用。


  作者:王政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