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会计论文 > 正文

高校会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方法

来源:UC论文网2017-11-22 12:36

摘要:

  第一篇: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关思考  会计制度是会计法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因为会计制度要与一定时期的经济体制、管理要求和会计水平相适应,所以会计制度设计是一门具...

  第一篇: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关思考


  会计制度是会计法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因为会计制度要与一定时期的经济体制、管理要求和会计水平相适应,所以会计制度设计是一门具有时代特色的会计专业课程。它主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我国目前会计法、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并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本课程的内容具有理论性、实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因此有别于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一般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本文结合民办高校中会计制度设计的教学现状,从课程设置入手,深入分析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一、会计制度设计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我们学校作为地方的民办高校之一,会计学的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程主要涵盖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而专业选修课包含会计专业的方向课程,有财务报表分析、ERP财务软件实验、出纳实务、会计制度设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等课程。由于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综合性较强,它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会计学的基础课程,而且还要求学生可以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因此,会计制度设计课程通常开设在会计学本科的第七学期。


  目前,我校这门课程采用的是“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李端生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的会计制度设计,现在使用的是最新版第六版。该教材系统地阐述了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详细介绍了会计机构、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成本核算制度等传统的会计制度设计内容,并且对内部控制、责任会计、破产清算会计等制度的具体设计进行了讲解。通过该课程的讲解,学生可以复习和巩固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达到检验学习效果的目的。但是由于本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在教学过程当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差,无法达到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选择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讲授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时,都是直接依照教材的章节设计和教材的基本内容,逐章依次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的教学,脱离了实际。全书的教学讲解也不分重点和难点,也不分详略,通篇讲完。但是,经过仔细分析后,我们会发现,教材内容实际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概述,介绍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内容、原则与方法,以及设计程序。这个部分,教师容易花费较长的时间去介绍。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会计工作基本条件和组织方面的制度,而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以前的课程中几乎都学过,而且对于核算中相关内容的设计,只需要学生能从现有的会计科目、凭证、账簿以及报表中挑选使用即可,无须自行重新设计。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会计管理方面的制度,这部分内容学习难度偏大,学生理解困难,而教师对于这部分的讲解通常比较简单,并无深入解析。


  (二)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不足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对教师的实际经验要求较高,所以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应该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全过程,明确设计目标,最好自己动手设计一套企业会计制度,有自己的经历,加入深刻的体会,才能教好这门课程。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各个民办高校非常缺乏对教师实践方面的培训,不重视教师的企业实践环节,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支持。大部分教师无法有效地开展企业案例的实际研究,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学习。


  (三)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学校对选修课程的投入很少,加上培养方案不断修订,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学时一再被压缩,由过去的48学时缩减到现在的32学时,加之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开设,而且要求前八周必须上完,导致课堂教学学时紧张,课程讲授进度较快,教师容易采用自己主讲的方式进行,留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很少,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另外,虽然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但是绝大多数学校都只安排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并没有安排去企业实践实习的环节,学生不能亲临企业的工作环境,自然就不能很好地体会到会计制度设计的精髓。


  另一方面,会计制度设计课程一般安排在本科教学的最后一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即将毕业,面临就业的问题,学生都有一些压力,有的学生准备考研,需要上各种辅导班、冲刺班,有的学生准备考公务员,也有学生四处找工作需要面试,因此心情比较浮躁,无法静下心坐在课堂上听课。學生的听课热情降低,到课率较差,完全不重视课程的学习。这就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少,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都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落后,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会计制度设计的教学多是以讲授为主的理论教学,缺乏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而“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现在,会计制度设计的考核方式通常都是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完成,这种考评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病,如重记忆,轻理解;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考核方式太过单一,已经远远不能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对综合型会计学人才的培养。


  三、改进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的若干建议

  (一)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课时

  针对教材的设计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研读教材知识,在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的基础上,灵活安排教学课时。对于理论部分的内容,教师应该减少教学时间,对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如教材的第二部分,对应第二章到第八章的内容,在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讲解上,教师应该减少已知内容的讲解,或者可以换个角度、换种教学方式来讲解,而不用重复解释,并且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教材的第三部分,学生在前面基礎课程学习较少的内容,应该增加课堂讲授的课时,可以详细讲,并且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注重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校应该重视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其次,学校应该大力开展深入企业实践的活动,由学校牵头,联系企业谋求校企合作,采用轮岗制,将教师轮流送到企业一线,参与到真实的会计制度设计中,要求教师实践完成后,将企业的会计制度设计全过程转换为实际案例,加入到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再者,可以直接聘请有会计制度设计工作经验的相关财务人员,进入学校课堂讲课,将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直接用于教学,让学生提前了解实际工作中会计知识的应用。


  (三)适当增加教学课时,改变学生的学习角色

  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的学时,丰富课程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程讲授之前,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特点、教学内容、课程性质,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介绍清楚。在课堂上,注意把相关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践和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做情景假设,将学生置于某个企业财务工作总负责人的角色中,让学生转换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会计制度设计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巧用案例教学,丰富考核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灵活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先利用典型案例做会计制度设计内容的介绍,并加入设计的分析和思考,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要求搜集不同的案例资料,对案例公司进行调研。选择一个角度详细介绍该公司的会计制度,并对其进行思考和分析,要求学生完成这项作业后,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来展示,把课程一半的学时交给学生进行案例演示和讲解。并且,将这项工作作为课程考核的关键,采用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重视小组作业的完成,并且要充分发挥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得学生在这种考核方式下,既可以掌握会计制度设计的基础知识,也可以联系实际发挥制度设计的功能,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为武汉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覃勤.高职院校《会计制度设计》课程建设的思考[J].时代经贸,2016.

  [2] 候婷婷.试论《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的设计与改革[J].当代职业教育,2012.

  [3] 赵文超.基于就业能力导向型的高职《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4] 刘仿.《会计制度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新经济,2013.


  来源:经营者 2017年9期

  作者:左彩美



  第二篇: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一、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假设企业要想取得一定经济效益,不但要提升产品质量,同时还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例如,针对工程技术企业来说,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加强成本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在开展管理会计工作时,应该将管理重心放在内部管理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内部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企业的整体运营,而企业在落实运营活动中,应该采用管理会计模式,这样可以实现对企业运营成本的高效监管,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效率,進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获取更多精准的信息

  任何经济市场都具备多样性特点,而企业的发展纵然离不开市场,但是怎样才能精准掌握市场的发展趋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所有企业首要处理的问题。企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真实、准确的财务管理信息。落实管理会计工作,可以为企业提供精准的财务管理数据。因为企业管理会计不会受到统一标准的约束,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确保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变化,制定适当的发展决策。


  (三)提升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

  落实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可以为企业开展绩效考核提供便利条件。企业开展任何工作并非一成不变,而且需要各个部门的紧密合作。企业的发展与企业每个部门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只有每个部门都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提升本部分的整体绩效,才能促进企业稳定发展。企业落实管理会计工作,可以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同时结合企业真实的运营状况,及时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加大企业内部绩效管理力度,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各个部门可以运用绩效考核的方式,充分激发企业职工工作热情,为企业职工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条件。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二者职能不同

  管理会计即企业的内部会计,为企业内部服务。管理会计通过深入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将相应的考核、控制、预算、决算等资料提供给企业,以便企业作出相应的决策。相应地,财务会计即为企业的外部会计,其主要为企业外部的债权人、投资人、政府及相关团体提供服务。财务会计通过定期编制财务表评估企业等组织的资产,对企业等组织的资本结构及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成果进行说明,以指导企业等组织的外部单位和个人作出相应的决策。由此可见,尽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以为对象提供信息服务为目的,但二者服务对象的侧重点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二者的职能也明显不同。


  (二)二者的服务对象不同

  管理会计注重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管理,其服务主体是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各部门,但有些情况下也会针对整个企业。而财务会计较管理会计更为具体,其服务对象一般为整个企业,即财务会计以企业为工作主体。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虽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以上几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二者都属于现代会计,有共通之处,都是现代会计的重要分支。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国家之间外交关系不断变化以及国内政策不断调整,对现代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为企业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变化,为企业主体提供准确的信息,同时,加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当今企业面临着多重挑战,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必须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企业的发展,为探索企业新的利益增长点和扩大企业的利益增长空间提供依据。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理论的创新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以更好地为企业利益的增长奠定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更新,要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注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与操作,熟练掌握相应的信息处理技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为企业内外部信息的结合提供了方便,确保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二者都是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服务,在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处理过程中,管理会计的预算标准为财务会计的核算奠定了基础,同时,管理会计的预测和控制需要以财务会计的相关指标为依据。未来会计体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不断融合,会计系统将不断完善发展,这将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多真实、准确的信息,同时提高了企业管理的质量。


  四、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应用策略

  第一,加强会计制度建设。在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之中,对于财务会计而言,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对企业经济进行记录、计量、统计和确认,然而这种财务会计职能过于简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难以有机结合到一起。


  第二,采用渐进式融合方法。事物的融合必然经历长时间的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也是如此,应采取渐进式的融合方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必须对会计体系进行统一,对人才管理模式与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统筹与优化。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机结合需要企业以实际运行情况为依据,如果企业属于混合结构,那么就必须将财务管理和预算决算工作分开,建立起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再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管理效果才能够达到理想的状态。


  第三,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作为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势在必行,传统的会计模式显然与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企业必须对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效地提升综合素质,才能使两者相结合,使企业整体运作更加高效。


  第四,基于基础数据采集实现二者结合。财务会计的基础数据采集过程指的是会计确认、计量填制会计凭证,而模型运算指的则是对会计分析与记录的编制。对于管理会计来说,其基础数据的采集则主要是对循环原始信息进行选择,并且与模型运算进行对比,生成相应的报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以企业经营活动为出发点,在合并原始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二者的基础数据就能够得到有效融合。


  五、结语

  管理、财务会计的科学整合,不仅可以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动力,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各企业应全面了解、掌握财务、管理会计之间的区别与密切联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到科学整合,以此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周启宏.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问题研究,2014(S2):71-72.

  [2] 王繁一.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32):240.

  [3] 黄晔虹.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海外市场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政监督,2015(23):25-27.

  来源:经营者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会计工作的效果如何,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从整体上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比较薄弱,主要原因是会计人员自身问题比较突出,这亟待规范和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合理

  一些较小的行政事业单位因受“三定”方案影响,人员编制数量有限,没有单设独立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设在办公室,并由办公室工作人员兼任。按规定设置会计管理机构的行政事业单位,有的是非会计人员担任该部门的负责人,外行管理内行,不合理配备人员的情况较为普遍。如某县一行政部门财务科长觉得汽车是流动的,不是静止的,故认为汽车是流动资产,将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混淆,怎能胜任会计负责人这一职位?


  (二)会计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不高

  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队伍的实际情况看,大部分会计人员只了解简单的会计核算知识,会计工作局限于记账、算账和报账,没有参与分析决策和管理。会计人员大多不是科班出身,年龄较大,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职称偏低,安于现状,相当一部分是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系统的財会专业知识比较欠缺,业务素质不高。


  (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失范

  行政事业单位的很多会计人员只是在应付差事,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求甚解,不钻研业务,总有一种“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做”的想法。极个别会计人员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不遵守财务工作的原则,无视财经纪律,为违法违纪者弄虚作假、提供方便,甚至为其出谋划策,致使会计监督系统失效,产生会计风险。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从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看,大部分会计人员的知识贫乏,不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预测分析能力、综合协调能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企业内部管理松懈等原因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有些单位的负责人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认为抓不抓无所谓,不重视会计人员的培养,这直接影响到了本单位整个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会计人员的培养和储备体系尚未建立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培养,重要的一条就是保持会计队伍的稳定性,使会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磨炼,积累丰富的业务知识,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现实中有的单位长期聘用会计人员,会计人员任用不合法、职业道德不高,长期使用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培养,人才储备几乎无从谈起。如某市有一行政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在编在岗近100人,而真正会计专业毕业的仅1人,会计人才严重短缺。


  (三)会计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不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由非会计人员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不合理兼岗现象比较普遍,比如出纳兼任记账,出纳兼任档案保管,记账兼任复核。


  (四)会计电算化水平不够高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仍是手工记账,工作效率低下。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事业单位,多数领导对其重视不够,会计人员仅满足于会计核算,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而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作用。


  三、对策建议

  (一)领导重视,配备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建立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为此,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保障会计机构的人员编制,以便能够实施必要的不相容岗位分离和轮岗;在会计人员的选用上,把好入口关,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任用会计人员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


  (二)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带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工作,本着“统筹安排、合理使用”的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合理安排资金,充分利用国有资产和资源,以主人翁的精神当好家、理好财,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使其自觉抵制金钱诱惑,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良好风尚;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使其自觉维护财经纪律,严格依法依规管理资金、报销业务、处理账务等财务行为,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


  (三)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会计人员能够熟悉掌握《会计法》《会计基础知识》等;在国家有新的法规或制度出台时,要迅速开展培训,确保及时更新会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保证国家政策有效落实、单位会计工作顺利推进;推广普及会计电算化,进一步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把时间和精力转向参加业务学习培训、加强管理和监督等方面,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会计人员应有的参谋作用。


  (作者单位为潍坊火车站广场开发管理办公室)

  [作者简介:李元东(1969—),男,山东潍坊人,硕士,会计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4.

  [2]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2012年财政部令第72号)[S].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

  来源:经营者 2017年7期



  第四篇:对开放大学教育会计学实践教学的探讨


  一、开放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本着“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和学的方法,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障碍和限制的教育模式。开放教学对入学者的年龄、职业、地区、学习资历等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凡有志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的,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均可申请入学。学生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或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在教学上采用面授、多媒体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以上可以看出,开放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开放性、灵活性、适应性、系统性、多样性的特点。


  二、开放教育下,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高

  目前,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学习者的学习内容的载体十分丰富,既包括面授又包括网络、视频等对媒体教学工具。对学习者的约束性没有传统教学多,而且可以自己安排学习实践、学习场所,一方面,对学习者来说会更加的便利;另一方面,由于学习方式多样、学习时间宽松,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下降,有些学生不能主动自觉的去学习,从而导致学习质量下降。另外,众多周知,选择开放教育模式的学生们一般都是已经工作的成年人,其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着不同的工作经历。有的学生已经远离校园多年,有的学生在入学前根本没有接触过会计学,况且,会计学又是门枯燥的经济类学科,刚入学时,学生难免会有畏难情绪、抵触心理,难以长时间保持积极地学习状态,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会计教育观念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开放教育仍偏重于对学生会计知识的灌输,强调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专业课程是否完成、考试是否通过,造成很多学生以通过考试拿到毕业文凭为学习的目标。在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中,每一门课程都设计了相应的实践内容,但是在应试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没有得到学生的重视,导致目前开设的会计主干课程中相应的会计时间内容没有得到充分地落实。


  3.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未能与实践同步

  目前,开放教育会计学的教学模式是先学习《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理论课程,学完以后在最后一学期进行实践环节。由于,前几学期学生把大量的时间都用于学习理论知识,未能及时进行会计实践,经过几个学期的学习后,到最后一学期进行实践环节时,之前学过的一些理论知识难免会遗忘,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也不能及时做到“边学边练”,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针对开放教育下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定期布置阶段性测验。首先,作为会计学的面授教师,除了平日的教学外,要与班主任老师相互配合,课上课下都跟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定期为学生布置一些阶段性的测验并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另外,在网上设置好“BBS”答疑活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2)利用多媒体工具是教学课件更加生动。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设计教学课件,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在教学课件中遗留出更多与会计学相关的有趣问题鼓励学生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3)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的讲座。再次,要对新生开展《会计人员的职业发展》、《如何规划会计人生》等专题讲座,结合最新的会计准则,对每学期入学的新生进行专业认知的培训,指明他们将来要走的职业发展道路及其专业技巧。同时,为学生们提供各种服务和咨询,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考取资格证书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首先,面授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在开学初,明确告诉学生开放教育不但要服务于职业人所从事的职业需要,也要服务于社会的需求。并给学生讲明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能够系统掌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而不单单是通过考试;其次,班主任老师在新生入学时应将会计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体系结构向学生们介绍清楚,让他们明确会计学专业课之间的连贯性,使之在学习各门课程时能够融会贯通;再次,面授教师在平日中要不断给学生灌输“分数不是学习目标”的思想,使他们抛弃应试教育模式的观念,增加会计实务能力。


  3.采用案例教学法

  会计学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当今社会中,会计实务在教学中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得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例如:专科学生在第一个学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时,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给学生们渗透会计手工模拟操作流程,而不要放在专科的最后一个学期。平时上课时,手把手给学生们演示从填制会计日记账凭证到登记账蒲到成本核算再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实际操作,是其边学边练,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第二个学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时,让学生们直接接触“网中网中财会计实训“软件,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案例进行讲授,让学生们操作各个案例中出现的各种费用的核算方法,比较各种核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优缺点及适用性,以便为他们今后走上会计岗位后,为其所就职的企业选择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方法;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21家企业,通过亲手翻阅他们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计算出他们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获利能力,并绘制杜邦分析图展示其财务报表的综合评价。通过让学生亲自计算相关的能力指标,使其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

  开放教育会计学需要有针对性的灵活教育方式,既要保证授课质量又要注重教学实践,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相结合,才能实现开放教育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孔敏.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之探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2]韩素莹.电大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校内实践活动的形式与成效[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3).

  [3]徐科鋒.案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会计专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9).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9期

  作者:李忻阳



  第五篇:高校会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方法


  1引言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这使得我国高校会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挑战,因此,需要加强对高校会计管理工作中相关困难展开分析,了解高校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实现高校会计管理中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高校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高校的会计工作的现状分析

  教育在国家项目中的地位某种程度会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当国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国家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发展教育上,广大的人民群众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育问题上。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突出的成就,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都显著的提升,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政府的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教育资金充足的前提下,我国高校开始全方位的扩招,教育设备和生源都有明显的发展。高校的会计管理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开始得到国家资金的帮助,而且教育目标的制定也开始注重市场的需求。但是扩招的同时,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不管是实践能力还是理论知识都明显不够,极大的限制了高校会计管理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3高校的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高校会计管理专业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缺乏所有者,一般情况下,高校的会计管理工作都是由国家统一组织开展的,国家投入的资金并没有要偿还,也没有将学校作为一个盈利性的机构加以管理,这样学校就可以自主的支配资金,某种程度也就造成了管理的规范性严重不足。


  在会计管理的教学过程中,重点是研究企业对于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的协调方式,所有者和运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显得更为重要。企业自身的价值会对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利益起到最为直接的影响。从企业的所有者的层面来看,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和运行者的利益存在有一定的矛盾。企业运行者获得的收益越多,企业所有者的收益就越少。但是在高职院校中,政府投入的资金不需要偿还,也就是说高校没有所有者,自然高校对会计管理工作不会予以足够的重视。再加上政府不是高校的所有者,所以不会投入技术和人员的支持,高校的会计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完善,制度也较为混乱。这种制度上的缺陷和原本沿用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有相通之处,政府投入资金支持企业以及他们的日常运营管理,企业的盈利专门由某个部门负责,企业只需要从政府申请到资金,运用到生产中即可。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虽然我国高校的教育基金仍然是政府部门承担的,但是高校收到的学费、科研收入等在教育经费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高校的教育经费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之下,高校的会计管理工作仍然是单一的形式,很多的还是针对政府的投入进行会计的管理,这种管理途径和我国高校的经费来源明显不符,极大的限制了我国高校管理质量的提高。


  此外,目前的会计审核方式,审核人员收单之后,需要检查报销的内容是否和会规范,发票是否真实,报销的金额是否准确等等,审核完成之后,在财务系统中填入数据自动生产凭证。对于那些没有通过审核的,需要和报销人员进行实时沟通。这种传统的审核方式有一定的优点,责任突出,缺点在于核算人员流动性较大,很多业务骨干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数据的核算上,没有时间进行创新,人员的严重不足,新员工不能及时的进行培训,直接上岗,对政策没能全面掌握,缺少经验,就很容易在审核过程中有所疏忽。


  4分析解决高校会计管理中相关困难的有效办法

  4.1重视当前高校会计制度的改进

  就目前而言,高校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按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来进行的,指导着高校会计日常工作的高效进行。但是,随着高效教育体制的不断改进,高校收费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会计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宜现在的管理需要,为此,需要对当前高效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更新。首先,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高校会计管理工作中属于非经营性部分的核算需要加强权责发生制的引进。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对权责发生制有明确的说明,具体体现是在第五条规定中,也就是说,高校会计管理中对于非经营性的部分需要使用收付实现的制度。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加大,学校的生源也在不断增加,原有的核算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需要,为此,需要进行改革变更,这样才能够减少错误的出现。其次,对于某些债务或者是債券的部分,应该加强权责发生制的建立,尤其在专项支出的核算上。


  4.2统一领导,各院自行管理

  高校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任务比较繁重,学校方面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级管理,也就是说,领导是统一的,但是各个院校实行自我管理。这样,高校会计管理工作就应该分为两级,分别是校方和院方等。校方这方面会计管理工作的进行主要针对的是全校方面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分析,而院方主要是针对每个院系的资金使用进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提供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准确性。


  两级会计管理模式的实行,能够有效将原有的会计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使得原本的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能够得到解决。但是两级会计管理工作的进行,需要助于会计管理规定的严格遵守,会计管理分析体系也需要建立并完善,使得会计管理工作的重点明确,细节能够得到完善,对于相关会计人员还需要做好培训巩固走没保证会计质量。


  5结束语

  总的来讲,加强高校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能够为促进高校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提供保障。作为高校会计管理的相关人员,需要加强会计管理工作中实际存在困难的了解,并加强有效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实现高校会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为高校会计管理工作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东升,王新华,任文强.会计管理工作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财会通讯,2010,(31):141-142.

  [2]闫红.浅析我国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0,(SA):43.


  作者简介

  苏伟英,女,公元1969.8.1,广西隆安人,本科学历,壮族,会计。

  来源:好日子(下旬) 2017年9期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