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外语文学类 > 外语翻译论文 > 正文

关于外语翻译课程中修辞方法的应用

来源:UC论文网2017-11-12 14:52

摘要:

 修辞手法的应用,能够将想要表达的内容更生动、具体的表现出来,也能使文章具有艺术性和规范性。在翻译课程教学中,遵从的是“信、达、雅”,原则,“信”是指真实,即翻译后的文章要与原文意思大致相同

  修辞手法的应用,能够将想要表达的内容更生动、具体的表现出来,也能使文章具有艺术性和规范性。在翻译课程教学中,遵从的是“信、达、雅”,原则,“信”是指真实,即翻译后的文章要与原文意思大致相同。“达”是指要翻译完整,不多添加也不省略关键词。这两点在有一定语言基础的情况下,基本都可以达到。只有“雅”是最难的,“雅“要求翻译的内容具有文学性,艺术性,在语言的要求上要精练,精准,不盲目地追求雅,也不能过于俗气,应该雅俗并用。


  修辞在语言的应用中是以增强说服力和突出表现力为原则的。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地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真实生动。在顺译的内容中有这样一个比喻:“全てが現金で支払われた昔は、お金との別れを惜しむ余裕がある。”句子中的“~との別れ”,本身是指与人的分别,分手,告别的意思,还有与恋人分手的意思,作者为了突出语言效果,似乎偏离了语言用法的常规,因为用到“との別れ”一般是要有告别的对象,可以说是将“お金”拟人化的修辞法,能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在付钱的时候心里的难以割舍。我尝试让学生把这段话自己翻译,多数能用到“あげる”或者“払う”,这不单是因为语言能力不足,还有就是对于文字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有限。所以在利用日语原文中的部分词语的修辞方法来理解翻译,对于学生来讲更简单一些。


  翻译过程中,修辞方法的应用会提升词语的表现力,突出表达效果。有这样一句话“頬の険しい痩せているその鏡中の小さく映った顔”这个句子在教材中有两个译法,一种说“他的脸颊消瘦得怕人,映在镜子中,只有www.yulu.cc大”,另一种说“映在镜子中的脸庞瘦小得双颊干瘪”。两个译文的处理方式不同,前一种是把词分开翻译,能够体现句子的流畅性,后一种是合在一起翻译,比较之下后者好于前者,原因在于分开翻译使人印象不深刻,理解程度也不够具体。这个句子中点睛的词就是“険しい”本身的意思是’险峻的,严厉,粗暴险恶的“看起来跟形容脸颊没有关系,但是也正是这个词,才能突出了脸部的棱角分明和给人的深刻印象。让学生自己把汉语再还原回日语时用到的词更是多种多样,但是这并不影响对原文的理解,学生通过原文能理解描写句的细微之处,自己还原还能增加单词量。在这里能够看出,修辞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传递信息,另外一种是表达效果。


  修辞的学习和运用能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也力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在翻译课程中,有些句子是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比如“彼の腕の内側は静脈が透けて見えるほどに白かった。”意思是他的手臂内侧白的连静脉都能透出来。读到这里的时候虽然是比喻写法,但是能马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所以对这个“ほど”的理解就更清晰了。再有一个句子,“青春というのは、いつの時代にもちょっと背伸びをしようとする”意思是说所谓青春就意味着迎难而上。“背伸び”这个词用得很生动,本身的意思是说踮脚站着、逞强,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也是看起来没有关系的用法,但实际上,学生们是正值青春的年龄,他们最能体会到在青春岁月里要经历的无奈和坚持,所以,这个词不但记得准,还能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可以说,修辞是为了满足传达的需求,是对方理解意思的,读者如果对于作者所写的内容缺乏基本常识时,就会使理解产生障碍。


  修辞在应用于描述抽象事物时,经常将抽象事物结合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比如:“その裾は日本の美人の肌のようだ”这是摘自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重逢》,讲的是艺妓们虽妖艳但是却又优美动人,把裙摆比喻成美女的肌肤一样,更深层次地表现了这些女性的命运如同裙摆一样在泥地上拖曳而过,却一点不被怜惜。再比如“雪のような白い肌”形容洁白如雪的皮肤而“まるで雪女だ”这个句子,学生不能马上反应过来,因为汉语里没有雪女这样的词,这个词如果翻译成“女雪神”“雪女”“雪妖”,中国人也能理解,这几个词明显是带有褒义色彩的,但是结合文章意思,这个词作者要表达的却是趋向贬义的,所以文中的译者将这个词翻译成了“简直白得像个白骨精”,为了传递信息,作者在修辞上会经常用到大众化的比喻,而在翻译这门课中,译者也更巧妙地利用了修辞中的传递信息的目的。另外,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日语在谚语和惯用语的使用上也有很多汉语的相似处,比如汉语里形容做事圆滑,会用到“八面玲珑”,而日语则说成是“八方美人”。汉语说人不切实际会用到“纸上谈兵”,而日语里则说成“畳の上の水練”直译是说在榻榻米上练习游泳。类似的谚语或惯用语有很多,学生读起来也比较好理解。


  在日语的翻译课程中,有翻译理论基础,学生只要明白词的意思就基本不会翻译的偏差太大,讲翻译课的时不光讲句子,个别词语的原意和延伸意思,包括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所处时代。我个人觉得,翻译课程中修辞方法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学生对日语的理解能力,也对修辞方法的积累和词语含义的理解有很大帮助。通过一段时间的翻译学习,发现学生会对翻译和阅读文章产生兴趣,我认为这也是在翻译课程中不断地发现修辞方法得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翟东娜.《日语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高宁、张秀华.《日汉互译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胡雅楠(1983--)女,蒙古族,吉林省白城市人,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日语课程与教学论方面;

  赵静(1982--)女,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外语语言文学。

  来源:新丝路杂志(下旬)2016年11期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