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传统文化论文 > 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范例写法10篇

来源:UC论文网2017-11-07 11:23

摘要:

  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性质的若干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

  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性质的若干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的精神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当中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作为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该课程在内容上主要围绕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史料,分上、中、下三编对学生以近现代历史为线索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几年来对该门课程的讲授,笔者认为,简单的从该门课程的名称来看,它好像是一门历史课,而且从许多同行那里了解到最多的也是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门历史课,作为一门历史课,大家显然也注意到了该教材后面的附录“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甚至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以“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为线索进行该门课程的讲授。但该课程从性质上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课,从教学目的以及高等教育培养对象的目标而言,“纲要”课程首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才是一门历史课。判断一门课是不是思想政治课,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该课程能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换言之就是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能否让学生明白近代中国人民通过不懈奋斗实现“四个选择”的合理性,以此确证“四个自信”的必然性。就“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而言,在讲授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注意和把握:


  1从课程体系设置的目的上看,“纲要”课程就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众所周知,在“05方案”实施以前的“98方案”中,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七门课程构成,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和“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1]这一课程设置方案经过“05方案”的调整,变成了由“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为主干课程,再加上“形势与政策”课这五门必修课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构成的课程体系。[2]而“纲要”课程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就课程设置的初衷而言,“纲要”课程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来开设的,它基本上是沿袭了早期的“中国革命史”和“毛泽东思想”两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和设置来看,“05方案”的调整是在“85方案”和“98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吸收了前两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调整的优点,明显加强了对在校大学生的国情、国史教育,内容涵盖了以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等为主题的社会历史发展教育,也包括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为主题的理论历史发展教育。[1]历史教育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课程设置方案的这一变更真正实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统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就课程体系设置的目的而言,“纲要”课程首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才是具有鲜明的历史学学科特征的历史课。


  2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而言,“纲要”课程就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从“纲要”在政治课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次序安排来看,一般都安排本科生的第二学期,它的先修课程是《基础》,安排在它之后的是“原理”和“概论”这两门课程,而“纲要”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承担的角色是提供比较有说服力的历史史实、历史资料,进而通过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问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分析,来进一步证明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在9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党领导人民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各个时代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先后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原理”是基础,“概论”是这一课程体系的重点,“纲要”是主线,“基础”成了这一课程体系的落脚点。“原理”是基础,是指原理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提供理论上的指引,同时也为其他三门课程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指导。“概论”是重点是指概论课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线展开,论述了党成立九十多年来的理论探索与经验总结,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大学生理解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判断社会发展趋势、理解社会现实问题,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作为新课程体系中的重点,6个学分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概论课程的重要性。“纲要”是主线是指纲要课程主要以1840年以来近代国情国史的讲授为线索,让学生明白“四个选择”(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根源,同时明白“四个选择”不仅是人民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基础”是落脚点是指基础课的主要目标是把大学生塑造成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比较完善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可见,这四门课正如《意见》中所指出的一样,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虽然作用和地位不同,但是“各有侧重,功能互补”,缺一不可,也不能相互替换。[3]因此,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而言,“纲要”课程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3从教材编写体例看,“纲要”课程就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从历史课教学来看,学生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对于完整的中国历史学习和了解已經经过了三轮,而就历史事实的本身而言,除了对现代史的补充与延展外,没有多少新的内容增添。通过这三轮历史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普遍从历史事实的本身、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诸方面对于中国历史有了比较细致、明确的掌握,且通过这些历史教材的对比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发现,小学、初中、高中的历史教材是严格按照编年体的历史年代线索来编写的,注重交待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对于每个历史朝代、每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都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描述。


  作为一门以历史史料为线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教材在编写时先是把中国近现代历史按照时间线索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夜。主要讲述了近代前80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第二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主要讲述了近代后30年自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革命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人民最终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第三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进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最后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虽然历史史料和历史线索在本教材的编写中占了大量的篇幅,但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并不是过度的强调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过程和结果,而是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结果来证明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什么在抵御侵略、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过程中实现了“四个选择”。就教材的编写体例而言,《纲要》教材更多的注重于历史事件所产生的结果和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通过以往这些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论证和阐明了历史和人民的“四个选择”的正确性并使学生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进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此,就“纲要”教材的编写体例来看,它更像一门政治课,而非单纯的历史课。


  4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纲要”课程在教学中的建议

  “纲要”课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不是一门单纯的历史课。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寓论于史、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重在结论。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的“纲要”课。因为它同时又是一门以历史过程为主线的政治理论课,所以在整个三编内容的讲述过程中,要注意讲授清楚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历史结论和历史事件发生所产生的经验教训,而要简化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过程。最后让学生明白“四个选择”不仅是一个理论论断和政治命题,而且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把理论阐述建立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的教育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在教材现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教学,刷新教材结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避免在知识结构上与中小学历史的再次重复,在内容设置上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交叉,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结合专题教学刷新现有教材结构,跳出现有教材框架,防止照本宣科,进而成为流水账式的单纯历史讲授。


  (3)紧扣主题,有所取舍。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纷繁复杂,想要完全把这170多年的历史讲清楚,单靠“纲要”课程3个综述和10章的内容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在讲授过程中要抓住“中国近现代史就是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级阶层的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求索的历史”这一主题,让学生明白“四个选择”是经过历史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必然结果和政治结论。根据这一主题和要求对有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教师要有所取舍,不能面面俱到,真正做到在讲授中既抓住“纲”,又详略得当,“要”点突出。


  参考文献

  [1]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7(2):5-11.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年2月7日.

  [3]李芳,张耀灿.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的结构关系[J].思想教育研究,2008(1):68-70.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20期

  作者:赵国峰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社会史的“碎片化”问题研究


  一、什么是“碎片化”问题

  “碎片化”这一说法是由西方引进来的,最早是由法国史学界对年鉴学派进行批评时提出来的。所谓“碎片化”是指原本完整的东西破碎成零散的块状,形成了诸多碎片,不再是一个整体了。历史是一面镜子,就像照镜子一样。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这一话语就已被广泛应用在信息、传媒、社会、技术、文化等领域,用来形容一个事物琐碎、细碎、零碎的状态,即没有整体关怀,只强调个体、片断的存在。因此,人们在谈及“碎片化”时,即是指一种零散、不完整、断裂的取向。比如着眼点放在人口、婚姻、等内容方面,此类研究揭示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细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不断进行局部问题的解释,也难免会被视为一种“碎片化”的表现。


  二、“碎片化”问题出现的成因

  根据一些学者的探讨,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除了“碎片化”从西方的传入,再就是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重心由政治运动向经济建设转变,史学界也开始有此前聚焦的革命、政治等宏大主题转向探究社会演变尤其是社会内部结构、文化形态等微观领域。主要特征就是由以往偏重政治层面转向下层社会、民众以及文化等。社会犹如汪洋大海,文化也千差万别,所以微观研究也就发展开来,研究问题趋于细小,逐渐有了“碎片化”的偏向。


  (2)在宏观层面上,缺少公认的理论指导与操作方法。由于缺乏合适的理论指导,使得历史研究“琐碎的不是地方”,也就是所研究的内容是否需要细节化处理有待于探讨;还由于历史研究日趋碎化,难以建立或者忽视了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构架总体的史学理论框架,背离了建造总体社会史、展示社会史全貌的初衷。


  三、如何看待“碎片化”问题

  关于“碎片化”问题主要存在三种态度。

  第一种对“碎片化”问题持质疑或者是否定态度。四川大学罗志田教授认为历史学本身就是以碎片为基础的一门学问,而且从“碎片”的研究中也能反映出历史的整体面貌。所以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如何从断裂的碎片中看到整体。苏州大学王卫平教授和王玉贵教授认为,看似“碎片化”问题证据确凿,但是仍需要仔细推敲。从严格的学术考究和深层次的学术反思来看,“碎片化”虽然在某些研究者身上有所体现,但这代表不了整个学界的固有特征,也不至于影响学界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从史学研究的发展规律来看,总是由宏观逐渐走向深入和具体,细致入微的精深和细致的研究终究会取代宏观和粗线条研究。


  第二类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碎片化”问题确实存在,而且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论题小而微,缺乏大关怀和大问题;论题细碎而零散,缺乏大联系与大序列;论题小而平面化,缺乏大理论与大阐释。这是碎片化问题的主要症状。不同的学者针对这一视角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主张要将严肃的细节研究与刻意追求的碎片化区别开。细节研究必须要在自己的实证基础上进行,以小见大,才能形成真知灼见。所以对于一些历史研究者只顾一点不顾全局的碎片研究要予以抵制。复旦大学历史系章清教授认为史学研究碎片化问题是存在的,而且他认为这种现象与当前学科的评估机制有密切关系。学术制度鼓励发表是推动着史学研究碎片化问题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因素,也使得史学研究趋向急功近利性。


  第三类观点从辩证的角度分析碎片化问题,没有简单的认为“碎片化”问题是否存在。北京师范大学郑师渠教授认为碎片化有两种:一种是放弃“总体性”,最终没有形成总体的认识,没有回归“总体史”;一种是坚持“总体性”。后者是新旧更替之际研究趋于多元化的正常现象,是学界进行突破综合的必要过程。而从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现状来看,当下史学研究仍坚持总体性,只是还没有在多元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突破,所以此时的碎片化阶段是正常的阶段。所以他主张坚持历史的总体性,并且强调继承创新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四、对于碎片化问题的评价

  1.对于碎片化问题的积极评价

  具有宏观视野与总体观念的微观研究是积极的,不能因其选题具体甚至细碎,而低估其意义。缘于史家的个性与秉赋,事实上也不可能要求人人都做综合与宏观的研究。在这个意义上,陈垣说,考据虽非史学的究竟,但它是“一人劳而众人逸”的工作,功德无量,不容轻忽。


  郑师渠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属积极,实际上,它是新旧思潮更替在特定阶段上的应有之义,本质是积极的。自然也会有部分学者缘个性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約,做不到“贤者见其大”,那也只是任何时期都会存在的方法论层面上的一种常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碎片化”,并非“危机化”,相反,它恰是近代史研究酝酿大突破的征兆。


  勒高夫认为:“新史学渴望建设一种从人体到生物、置于社会历史时段中的总体的人的历史。”但同时又要防止“总体的历史”被分割为许多个各行其是的“专门化”部门(经济史、思想史等)。

  所谓“碎片化”只是两难中不得已的选择,既然要写“全面的”、“整体的”的历史,势必会缩小“历史研究的单位”,走向微观史的研究。


  2.对于碎片化问题的消极评价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个案研究、微观研究中,有些原本是基于“地方”的研究,却将问题上升到对“近代中国”历史的把握。而原本没有多少见解的研究,却因为发掘出此前鲜少利用的所谓“新材料”,便容易获得积极的评价。之所以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碎片化”倾向更为普遍,即是因为近代历史所留存的材料极为丰富。而对“材料”的迷信,也促成所谓“新材料”成为引导学术的关键,甚至将“新材料”和好的研究等同起来。


  参考文献:

  [1]王玉贵,王卫平.“碎片化”是个问题吗?[J].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5期.

  [2]李长莉.“碎片化”:新兴史学与方法论困境[J].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5期.


  作者简介:

  杨光(1985-),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聊城,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职务:学生,职称:无,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

  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7期



  第三篇: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地域特色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学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国史国情,基本内容已经较为成熟完备。而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对这段历史有了基本认知,其中文科类学生熟悉程度更高。如果在高校《纲要》教学中仍然讲授这些基本内容,虽有强化之效,却容易引起学生认知疲劳。此时,若能将《纲要》教学和地方历史有机结合起来,则可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历史就在身边,进而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这对达到教学目的大有裨益。


  一、增强《纲要》教学地域特色的必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纲要》教学若要达到教学目的,仅仅由教师将教材内容讲授给学生是不够的,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才能使其真正具有国情意识,并对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有透彻认知。此时,增强《纲要》教学地域特色非常必要。


  (一)增强《纲要》教学地域特色有利于增强课程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高校所在地是大学生新生活之所在。入学前,大学生即会对该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产生浓厚兴趣。入学后,许多历史文化遗迹更是大学生参观、游览的选择。许多大学校园本身即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学生能够知之、乐之,使这些资源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而这正可转化为《纲要》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身边的历史文化资源对近现代国史国情进行地域化的阐释,学生会感觉到历史就在自己身边。如此则好似地方历史文化遗迹在“言传身教”,使历史的感染力增加不少。在此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基础上,历史借助许多遗迹渗入学生内心,这真实可信且可以捉摸的历史最具说服力。


  (二)增强《纲要》教学地域特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和认同感

  参与是提高注意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对高校所在地历史文化遗迹的游览参观,在《纲要》教学过程中会促其有参与之效,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由此得以提高。且由于学生对历史文化遗迹已有了解,使教师的授课内容很容易被学生吸收、理解。而这些遗迹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话题之一。通过课堂内外的授课和讨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力大为增强。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纲要》教学内容的认同感也会提高不少。这正是《纲要》教学的目的之一。


  (三)增强《纲要》教学地域特色有利于增强高校的地域特色

  地域文化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独有的文化积淀等条件下形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联系密切,地域文化中的人文资源是地方高校建设特色学科的重要素材,将特色学科建设与地域文化的特色人文资源紧密结合,可以促进地方高校特色学科的形成。同时,以地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资源为研究对象,能够创造出大量关于地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人文科学的发展。这为《纲要》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纲要》教学中的地域特色又为增强高校的地域特色助力不少。


  二、增强《纲要》教学地域特色的方式方法

  《纲要》教学地域特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高校所在地的地域特色,这是主要方面;二是高校所在地之外的学生家乡的地域特色,这是辅助部分。之所以有此主辅之分,主要是基于《纲要》教学地域特色,若能依托于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实物资源则更具感染力,高校所在地的相关资源正可发挥作用。而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异地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可为有益补充。此主辅之分也就决定了增强《纲要》教学地域特色的方式方法。


  (一)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

  高校所在地的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纲要》教学可利用的绝佳资源。它们真实地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史国情,组织学生参观、听取讲解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便利可行之法。教师在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时,应结合不同历史时期有针对性地选择若干遗迹,指定若干学生准备好讲解词,并在学生参观听讲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使高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外,也可聘请若干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的工作人员走进《纲要》教学课堂,由他们结合当地资源对学生进行讲解。另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作业,促使学生深入了解高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考试命题时也可以增加试题的地域特色。


  (二)注意利用学生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异地生源学生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高校所在地资源有时并不能覆盖历史的不同时期。此时,异地生源学生家乡若有对应的资源,正可为有效补充。高校教师很难在短期内遍览其所在省、市历史文化遗产,而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则可迅速将各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汇集起来。教师应提前安排学生准备好这些学生課堂参与的内容,使其在介绍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如此,则能够为不同历史时期找到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载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纲要》教学效果。


  (三)积极开展地方近现代史研究,注重用地域特色阐释基本教学内容

  利用高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纲要》教学,除了让学生、历史遗迹和教学活动融为一体之外,还应该从理论入手,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展开地方近现代史研究。《纲要》教研室人员应有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结合地域或各自不同,或主攻一处,均应积极研究,以丰富的科研成果为增强《纲要》教学的地域特色奠定基础。这也是“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题中之意。此外,《纲要》教师应与地方文化精英建立长效往来,可以邀请他们加入到《纲要》教学活动中来,使地域特色和《纲要》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增强《纲要》教学地域特色的注意事项

  增强《纲要》教学的地域特色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故而在安排地域特色内容时,应该围绕这一目的展开,注意详略得当。同时着重挖掘史实中蕴含的理论因素,并在讲述史实的过程中有目的地阐发这些内容,提高学生对国史、国情的了解。


  在《纲要》教学过程中,应增加地方史料在阐明基本国史国情的作用,如鸦片的毒害、太平天国战争、抗日战争等内容,有相关史料的高校即可使用地方史料阐释基本历史脉络。而这也是各高校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切记地方特色喧宾夺主,干扰学生认识基本国史国情。这需要《纲要》教学人员紧扣教材线索安排特色史料。


  此外,若一些高校某段历史资料特别丰富,可以在不影响完成《纲要》教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开始专题讲座,向学生详加阐释,如广西高校对抗日战争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及湖南高校的《纲要》教学实践等。

  总之,增强《纲要》教学的地域特色有利于增强《纲要》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有利于实现《纲要》教学目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特色学科的形成。


  来源:大观2017年4期

  作者:郝飞


  第四篇: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形式改革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教学形式,现今大多局限课堂讲授与简单的社会实践,辅之以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纪念地等途径。单一的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差,无法引起学生对历史教育的兴趣,从而导致更多的忽视历史、不懂历史的青年学生出现,这不利于我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利于实现中国梦。改革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教学形式,能在很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特别是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有正确的立场定位。


  1打造地方特色主义的历史品牌

  随着互联网信息日渐发展,人们似乎以及习惯快速地接纳信息。速度上來了,人们接触的面广了,但深度却远远落后了,甚至连内容的真伪都无法分辨。这给高校带来很大的挑战。


  现在我们可以尝试把学习的范围缩小,以此来吸引和提高大学生关注历史的兴趣。在已有的教学里,便有这样的教学形式。广东西部湛江市集合本地的几大传统特色文化,以本地的特色命名为——“湛江红土文化”。同时,当地一所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学习队伍——“历史知识服务队”。每年特意为宣传当地的“红土文化”而举行节日庆典,以鲜活的形式展现本地的历史文化。这个节日和文化,在当地有较高的名气,同时,在大学校园里,也加深了学生对该城市的历史文化了解。有些学生受此影响,自发在大学内成立调研小组回家乡,也为自己的家乡特色文化贡献力量。建议各地高校可以效仿,总结本地或者本省的特色文化,形成系统的文化内容,成立宣传节日。招聘大学生志愿者,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此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举行相关历史文化比赛,以此提高历史教育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正确历史观和爱国爱乡情操。


  2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主动的历史社会实践

  高校一直保留着实地调研这个传统,许多高校的调研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但真正有成效和出成绩的调研队伍却比较少。这或许是因为,许多调研队伍存在走形式、调研方式不科学、教师参与指导较少、社会实践调研资金不足、被调研地方不配合等问题。建议高校在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时,把历史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多开展以学生为主的调研活动。学校应在调研经费、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学校或者学院辅导员、相关课程老师应与调研地方取得联系,为学生开展调研解除门槛。对所开展的实地调研或者社会实践活动多加宣传,前期、中期、后期宣传都应该做足,让更多学生了解、知晓并参与到此类历史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还可以给予学生加学分、表现突出优秀者发奖金等条件,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度,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使得社会实践活动事半功倍。


  3重塑“内外兼修”的参观教育

  改革开放初期,高校思政课的历史教育,以参观教育为教学形式,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学习这些好的经验,结合21世纪新的国情和民情,来开展历史教育。回看当下,不乏参观教育的活动,但实际取得的成效非常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要不让参观教育成为走形式,必须要做“实”。如何做“实”?建议去之前要做好前期宣传、初步学习,对学生进行基础扫盲,提高学生参观的兴致;参观过(下转第116页)(上接第114页)程要让活动丰富化,参与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改变参观效果的考查方式,从前大都是让学生撰写观后感,现在可以尝试即时在参观地讨论、谈感受、提问专家,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使得学生收获历史知识。


  4把握好重要节日的历史教育

  重大节日往往是历史教育的关键节点,要利用好每一个重大节日与学校的开学典礼。通过节日进行历史教育,一方面学习相关节日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所谓历史教育,就是讲述历史,让人们认知国家的过去,以更好把握未来。


  自古以来,华人都非常注重传统节日。由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变快,许多传统的习俗逐渐被淡化。如果利用好每一个重大的节日,比如端午、国庆,学校举办相应活动,必能做好文化传承。中小学生的开学典礼,已日渐变成安全文化教育典礼,而高校的开学典礼,许多也日渐演变成学校的推销会。应利用好开学典礼,尤其是庄严的升旗仪式进行深刻的爱国历史教育,激发当今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另外,在学生高度关注网络的今日,学校应该利用好校园网来进行历史教育。比如,在校园官网、校园公众微博、微信公众号,邀请学校的教师发文,宣传节日文化,让学生参与评论,亦借此了解学生对节日的看法。


  5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做好历史教育,培养好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很重要的。①现在的教育,对于学生的阅读培养,一般以泛读为主。大部分学生没有静下心读一本书,翻阅书本,更别说体会作者写作情感了。大多是拿着电子阅读器之类的浏览式阅读,很多学生在谈论一些历史问题时,都是网络观点,根本没有自己的看法。要改变阅读习惯,应该对每一本书深入阅读,不求“量”,求“精”。比如抗战的历史,读一本也可以,但要读深入一点,这样才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一地挪用他人的结论性语言。


  注释

  ①作者在撰写本论文前,做过人物访谈调研,此观点来自人物访谈内容。

  参考文献

  [1]石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史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徐奉臻.“MSD教学模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3]邱秀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

  [4]蒋晓英.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反思[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7).

  [5]杨浪萍.建国以来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演进[D].南方医科大学,2015.


  来源:科教导刊 2017年5期

  作者:杨浪萍



  第五篇:谈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个学科的基本教学任务。历史学科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德育教育的最佳素材

  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中国人民培植的优秀文明传统,从古至今,一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因此它与我们正在建设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分不开,割不断的。我们要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进行这方面的德育教育。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她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又培育了为世人称道的道德风尚。到社会主义阶段,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这些优秀传统被继承和加以弘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进行德育教育。


  二、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必然性进行德育教育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痛苦摸索,从多次失败中找到的,我们要教育学生应当珍惜这一正确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富强。我们要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教育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光明的前途。


  三、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开展德育教育

  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要给同学生讲清讲足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和前途的无限光明。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的生产仍然落后。经济不发达,我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国情,教育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还要广大青少年学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以便将来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四、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策略

  1、从思想上要明确认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德育教育,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光荣使命,要认真钻研《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学习教育部颁发制定的《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和政治纲要》,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运用。德育教育必须寓于历史教学活动之中,紧密结合历史教材,以便得出结论,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在讲授时,要充满感情,表现出主观上的爱和憎,赞美和批判等鲜明的阶级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以生动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进行德育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历史、分析历史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分析历史的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历史的前提。进行德育教育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对历史知识,进行科学分析,去教育学生认清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预见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使德育教育对客观世界及事物的发展以正确地反映。以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德育教育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就能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正确的。


  3、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德育教育。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求同存异,或者求异存同,从而探寻正确的道路和适宜的措施。德育教育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才能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发展趋势和前景。开展德育教育只有社会主义放到同一历史时期内,进行不同国度的横向比较,才能找出长短差距,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国家制度,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的,才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起。


  4、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在历史教学中,要讲历史积极有利因素方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讲历史中消极不利因素方面,要深刻分析产生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学生心理能够产生出一种民族的紧迫感和忧患感,归纳到一点,通过历史教学,增强青少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


  5、从实际出发,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必须从教育的对象学生出发,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与现实存在的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我国近现代史,接受爱国主要熏陶。


  6、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除课堂讲授外,还可组织一些其它的活动。如参观、调查、访问、搞专题报告会等等。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使用教学挂图、课件、录像等,使之真正把课内外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

  来源:俪人·教师版 2016年14期

  作者:齐建良



  第六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参与式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一、步骤与设计

  参与式教学法,主要通过学生“课外实地调研”和“课内专题演讲”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由“历史知识的接受者”变成“历史知识的探寻者”。在操作程式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参与式教学共分四步:第一步,学生利用假期,进行以家乡为主的个体化调研;第二步,在教师的指导下,以5~6人为一组,学生在修课过程中回顾中学的相关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结合大学所学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第三步,学生将社会调研报告与教师所布置的需要回顾的中学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相结合,深入挖掘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PPT)或演讲稿;第四步,围绕社会实践成果和中学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开展学生课内5~10分钟专题演讲活动,每次安排两个小组,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并打分。在操作原则上,参与式教学法体现双重互动原则、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多种教学方法功能互补原则。所谓双重互动原则,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一过程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以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主要内容进行演讲的学生,大多在教师讲授相关内容时进行;二是以社会调研成果为主要内容进行演讲的学生,把自己参与调研的真切感受和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展示给同学和老师,这不仅会使学生打开眼界,而且也为教师打开了一扇认识历史和现实的窗口。关于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其规范性表现在:在宏观上,教师要规范学生的认识,即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位为切入点,围绕“纲要”课程的“纲”中之“要”做文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国史和国情的基础之上,真正领会历史和人民如何做出了三大历史性选择;其灵活性表现在:在微观上,就学生而言,演讲方式不拘一格,包括内容的敲定、结构的安排、图片的选取、课件的制作、演讲的方式、表达的技巧等,均让学生自我确定,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就教师而言,其对参与式教学进程中的学生演讲的点评,并不固守某种单一标准或模式,正如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所言:“只要做得好,每一次演讲都有其不可模仿的特别形式。每一次有价值的演讲,可以因主讲者不同的态度而迥然相异。”[1]所谓多种教学方法功能互补原则,是一个方法集,主要包括“专题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问卷式调研法”、“名著研读法”、“案例教学法”、“教师讲授与影像资料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这些方法功能互补并互相强化。参与式教学虽然内容开放,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但并非漫无目标随意的教学活动。参与式教学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积极性,贯彻教学民主的理念,实现师生双主体角色互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包括“制定目标—启发兴趣—激发思维—指导实践—评价反馈”五个环节,各环节相互联系,在目标的指向下,通过评价和反馈,构成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①制定教学目标;②启发学生兴趣;③激发学生思维;④指导实践;⑤评价反馈。


  二、效果与经验

  “纲要”课运用是参与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正是通过对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的描述刻画,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使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既了解国史、国情,又懂得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参与式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了中国近现代史中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既拓宽了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又深化了学生对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了从历史教育角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学民主的理念。参与式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它需要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参与式教学能够做到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发展和成长。为此,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进行探索与研究,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质疑与批判的精神;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研究者,从以教师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参与式教学更多的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通过参与式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研究过程中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搜集各种信息资源,整理归纳信息,分析、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学会撰写论文、PPT课件和调研报告,最终使其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3.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实践能力。参与式教学法作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方法,体现了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为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和创造力提供了前提条件。无论是课堂参与、课内参与,还是课外实践参与,可以说参与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为切入点,着力培养和打造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经过尝试与探索,我校在“纲要”课教学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本门课程相继被评选为校级示范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教师通过实施参与式教学法,也深感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学生对于课程的希望与要求、质疑与建议,特别是对于各种网络资源的充分运用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都给教师以启发,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三、难题与对策

  但在笔者进行的参与式教学实践中,非常深切地体会到要得心应手地在“纲要”课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仍面临诸多难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参与模式和参与效果难以把握。由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极大,故而参与模式的不同不仅表现在学习策略、学习态度、认知方式、分析能力等方面,个性、心理的差异也是重要原因。仅从学习者实际的知、情、意、行的达成角度分析,参与模式就可分为认知性参与、情感性参与和行动性参与。要处理好不同参与模式的特点,真正挖掘每位学习者的潜能,教师必须倾注极大心血。既要密切关注学生、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计划,还要加强同行交流、关注教研动态、深化教学改革。对此,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多、班级大、压力大的形势下很难完全做到。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学习者通过这种学习模式,能够获得较大的收益,但参与式教学法的长期效果仍需时间检验。


  2.参与问题难于设计。“纲要”参与式教学中参与问题的科学性至关重要。鉴于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研究问题的设计需把握三大原则:一要侧重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二要强调培育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三要紧紧围绕“纲要”课教学的主题、主线。此外,还需注意选择和设计与学生思维和知识状况相适应的研究课题,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兴趣点和基础的差异。再有,为避免挫伤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还要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研究能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选取不宜太偏,难度要适中。最后,还要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采用的研究问题就不会完全相同,研究问题的设计亦是对教师研究能力的一种考验。


  3.课程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纲要”课时间跨度长达170多年,教学时数仅有32课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依据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合理分配学生课堂发表自己观点、讨论演讲的时间,成为开展“纲要”参与式教学的难题。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有所取舍、科学地安排课堂讲解内容,将教学内容与方法结合起来。


  4.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难于掌控。我校“纲要”课目前是合班上课,每个课堂学生人数一般在100~160人,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完成最少五个大班的教学工作量。这样的情况对开展参与式教学个体教师是极难完成的,更难以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因此,如何评价学生学习的优劣,对教师亦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


  5.如何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兴趣问题。据笔者长期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和了解,大学生目前大多还是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对于要求师生平等对话与探讨,要求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完成论文或报告的研究性教学活动是又一大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耐心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学生的研究活动,给他们一些具体的指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参与式教学面临的所有问题的解决根本在教师。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在参与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传授者变成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师生人格平等,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感受到自己被承认、信任、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型教育理念,勇于重建师生关系。因此,笔者在“纲要”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中,深切体会到从传统课堂讲授转向参与式教学,是对教师心理和能力的极大挑战,组织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具有极大的勇气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极高的热情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4.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2期

  作者:刘远柱



  第七篇:关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一些浅见


  说到中国近代史,相信每位稍有血性的中学生都会有所触动,或者是怒发冲冠,或者是嗤之以鼻,不一而足。对此,我是带有个人意见的。我想起了前苏联著名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在其自传中说到的一句话——“请在我们脏的时候爱我们”。说到中国现代史,可能更多学生会为新中国成立而拍手叫好。怒发冲冠也好,拍手叫好也罢,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历史还原给学生。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多元化和理性的思考,能够正确地看待历史。


  一部从鸦片战争展开的中国近代史,固然是中国的屈辱史,但同样也是风云际会、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史。如果能以这个角度对这段历史进行阐述,我们就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汲取历史的养分,对这个民族曾经的落后给予更客观、更理性、更深层次的思考,这必将更有助于历史教学的意义,这必将能更好地培养出现代国家所需的年轻一代,而不是目前社会上某些流连于“强汉盛唐”精神褶皱的愤青。中国近代史,在当今历史学界,早已不再局限于革命史一隅之地,贴标签的人物评判方式早已作古。说到这里,我有些惭愧,如此一段精彩纷纭的历史,我们在教授时,是否有注入自己的激情去讲述?我试着思考,努力尝试,更愿意与学生探讨来自教材又高于教材的问题。都说教无定法,我们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将传统的教法用好的同时,想办法创新一些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


  在讲授近代历次侵略战争时,侵略者用炮弹打开了我们的国门,破坏了我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制造了一场场令人发指的血案,置我们的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学生的确是怒发冲冠。但也正是从被侵略开始,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开始变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先后崛起,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断探索。资产阶级开始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掀起一场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由此开启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后登上历史舞台,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最后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缔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吃西餐,穿洋装,简约、文明的西式婚俗,火车、汽车、电报、电话等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一切都开始改变着压抑、落后的旧中国。


  在讲授洋务运动时,我先插播了一则《圆明园》纪录片的片段,中西合璧的美轮美奂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当时的一个情境中,结局以这种美的毁灭告终。我问我的学生,你们怎么看待英法联军放的这把火?他们愕然之余,马上开始发言讨论。总结之下,有可悲、可惜、可恨、可叹等等,在引导他们已经成为本节课的主人后,我抛出了自己的答案:这把火烧得好!又是愕然,我趁机引入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忧外患的频仍惊醒了更多人,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面临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同样是一场列强的侵略战争,同样冠以鸦片之名,但引发的一连串反应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开启近代化。整堂课在这样的“另类”开端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不再带着苦大仇深的主观情绪参与近代史的学习。慢慢进行这样的有心引导,相信会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更客观的看法,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另类”的方法给学生在新奇之余开启了思索的大门,让他们学会从新的角度看问题。


  在讲授五四运动时,我事先搜罗了很多当事人的回忆,如傅斯年、罗家伦等,我打算在上课时尽可能地还原五四运动的现场。有一些细节引起了我的兴趣,当天北京很热,这对引起满腹爱国热情的集会人群的暴动势必会有催化作用。另一个事件也在当时无独有偶地发生,1919年的5月4日正好是周日,而在那天,美国大使馆是休息的,所以当请愿的学生把请愿书递交给美国在华大使馆时碰到置之不理的情况也并非是人家刻意冷落,但遇到这样的情况又激起了爱国学生的愤慨,自不必多言了。当我把这些细节创建到一个历史情境中,学生又愕然了,但也同样马上反应过来,再次唱起了课堂的主角。我为什么对“边角料”的挖掘如此煞费苦心?如鲁迅先生在《华盖集》中所说的:“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我感慨于任公在百年前“少年强,则国强”的呼唤,如何学习五四,传承五四,每个历史老师自当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这何尝不是对教学目标的殊途同归!这种使用“边角料”创设新情境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历史。


  一部从新中国展开的中国现代史,揭开了中国民族崛起的序幕。新中国在经济、政治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结束了半殖民地化的屈辱外交,开始步入外交舞台,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讲授新中国的外交时,我先按照传统时序分段方法把这部分内容分为:建国初期、七十年代、新时期三个阶段,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外交原则,外交是灵活的。建国初,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一边倒”就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也是当时国家最重要的外交方针。到了七十年代,改善中美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就成了我们的选择。迈进新时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又成了我们新的选择。这样,学生很自然就理解了外交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我国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前提下,审时度势,灵活调整策略,才是外交的关键。重视时序和线索,对学习历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培养这种意识。


  在给学生理清了阶段线索后,我采用形象通俗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外交原则。“另起炉灶”,新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原来国民政府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是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我告诉学生建国之初,我们的“屋子”还不太干净,要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残余势力这样的“灰尘”打扫干净,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等我们的“屋子”窗明几净了,然后再考虑“请客”,考虑同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要让学生知道当时有“两边”,就是敌对的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所以,我们结合历史和当时的现实,选择倒在社会主义温暖的怀抱,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不致处于孤立地位。这种着眼全局的观点和由浅入深的方法,都能很好地引领学生从呆板的教材文字内容中自我思考,理性判断。


  综上,我以为,对待历史教学不可存懈怠之心,一味照本宣科必将被淘汰。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所教的是纷繁复杂的历史,面对的是求知若渴的青少年学生。如此,我们必须十分谨慎。当然,对于中国近代史的教学思考只是我的一点浅见,具体操作与理论,有待教学实践中继续摸索,继续前行。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7期

  作者:刘建园



  第八篇:中国梦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中国梦是当前中华民族奋进的航标,也是每个中国人之心系所向。习近平同志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与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讲述的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有紧密的关联。可以说,中国梦是两大历史任务的延续,而两大历史任务是中国梦的曾经。近代以来,各阶级、阶层先进的中国人都曾有过梦想,乃至有过逐梦的实践。


  一、近代以来各阶级阶层的逐梦实践

  农民阶级的梦过于理想,流于虚幻。在近代中国亦步亦趋被强拽进现代文明社会的时候,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仍做着农民心中那个延续了千百年的大同之梦,希冀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虽然在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近代社会,农民阶级也不自觉的濡染了变局下的新色彩,炮制出了《资政新篇》,但在社会经济领域未出现深刻变化,新的社会阶级产生之前,单靠农民自身走不出封建王朝时期农民起义千年颠沛的循环,而且,农民阶级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下所养成的小生产思想和意识层面的局限性往往使他们并不能明确地分清朋友与敌人的界限,社会改革的方向与目标也并不十分明朗,至少已经疏离了时代的要求。对此马克思有过精辟的论述:“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没有抱定什么任务。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用全无建设工作萌芽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应。”[2]继起的义和团运动再次说明农民阶级思想的落后、愚昧与偏执。


  在近代以来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中,特别是在西方国家以军事恫吓为主武力打压为辅的策略下,晚晴社会处在裂变和风雨飘摇中。现实的危机促使地主阶级的分化,一部分士子从空疏的理学和琐屑的考据中惊醒过来,面对现实政治的衰弊,他们主张因循时势,讲求实学,力主变革,使得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想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进一步彰显和发展。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汲求践行了这部分士子的变革心声。很遗憾,在中体西用的架构下洋务的发展始终冲决不了封建制度的樊篱,运动被限定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随着运动的深入,体制的羁绊对运动的束缚越来越明显,逐渐成为一种桎梏,到最后竟窒息了运动的生机与活力。地主阶级匡扶社稷,挽救危局的美梦,一下子被甲午的硝烟摧的粉碎。事实证明,在保存现有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之下的任何变革都是一厢情愿的臆想,初衷虽好,梦境虽美,但醒来后是落寂与苍凉。


  维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兴起,将近代先进中国人的逐梦实践推向了深层。他们把洋务运动对西方物质技术层面的学习深化到政治制度层面的仿效。康梁等维新志士以俄、日为师,追慕西方政治文明,希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改变中国积贫积弱、列强环伺的危局。他们变革的疾呼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3]但维新知识群体的变革缺乏深厚的社会土壤,根基不稳,加上寄希望于一个孱弱的皇帝,面对顽固派的反扑显得惊慌失措,六神无主,曾经喧嚣一时的变法倏忽归于阒静无声,近消于无形。维新志士的这次流产变革再次昭告世人,大清王朝并不是五官四肢犹存而关窍不通的病人,而是身患膏肓之疾,已然无可救治矣。与维新派有着某种传承关系的孙中山等人吸取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逐渐从改良走向革命,并成为坚定的革命志士。他们希望欧风美雨可以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用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舶来品涤荡封建制度的沉渣烂滓,使中国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先进文明的国家。这个梦最后虽然实现了,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却并没有在国民党的手中得以实现。


  二、国共两党的“中国梦”实践及其比较

  满清覆亡,民国初兴,整个社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气。不过好景不长,孙、袁的权利交替,特别是袁世凯称帝的闹剧草草收场后,中国社会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时期。军阀各自为政,互相攻伐,民不聊生,使得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之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徒有虚名,更遑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孙中山之后,国民党政权经过一系列争权夺利的斗争戏剧性地落在青年新贵蒋介石手中。为解决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发展问题,蒋氏国民政府采用苏联党治国家经验并融入中国民族主义资源,创设政治制度,以期实现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全面统治。但蒋氏政府只是名义上统治了中国,其真正权力实际上只限于沿海、沿江的江苏、安徽、浙江等数省,而且其统治权威遭到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地方军事实力派和日本这三个方面的严重挑战。[4]国民党很难集中注意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加上其阶级基础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举措不可能使代表国内大多数人利益的工农阶级受惠。所以,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也很难完成。


  相比国民党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复兴之梦有厚实的基础、坚实的土壤,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确定了中国革命性质的基本问题,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和帝国主义财政经济的统治”与“被军阀统治和官僚政治的压迫所加重了的封建残余的压迫”[5],并且将中国革命分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前后相继的步骤,这两个步骤的完成也就是中国梦的实践过程。


  相较国民党重军事化控制,轻政治动员而言,中国共产党不但重视军权和军治,始终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而且重视党治和党务组织建设,使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群众路线齐头并进,这与蒋介石的单纯军事路线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深入到骨子里和血肉中,在实践中真正能够为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意识的虔诚信仰,及把这种信仰化为现实中矻矻以求的事业,保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最后实现。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遭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纷争,命途多舛,苦难深重,但自强不息的先进中国人一直没有放弃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忧思与追求,民族复兴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中国人奋进的标的。中国梦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期盼。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1]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我们要梳理和解读好中国梦的线索,要让学生铭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项目:“以‘中国梦’为线索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3SZK025)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7-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36.

  [3]黄洪寿.清史纪事本末[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486.

  [4]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357.

  [5]斯大林.斯大林论中国革命问题[M].天津:联合出版社,1949:21.


  来源: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作者:徐峰



  第九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两点特征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意义不仅是对史的贡献,更在于它所具有的文化学特征、心理学特征。只有把这门课的教学放到更广阔的视野下进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教学才能收到奇效。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文学特征

  中国近现代历史不仅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政治斗争,而且也是一场文化变革运动,因此,中国近现代历史具有文化学特征。


  关于文化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文化结构基本上包括这么几个层次。余英时说:“文化变迁可以分成很多层:首先是物质层次,其次是制度层次,再其次是风俗习惯层次,最后是思想与价值层次。”近现代中国历史,从广义上而言,正是沿着这些层次不断辗转递进的文化变革历程。自从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之后,最早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就开始谋求物质层次上的文化变革,他们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论;他们从事洋务运动,创建资本主义工业的实践,都是如此。随着甲午战争失败,努力几十年的洋务事业宣告破产,于是一批从资本主义事业中产生出来的改革家、思想家如康有为、梁启超等开始进一步谋求制度层次上的文化变革。这一制度层次上的变革从康梁的戊戌改良进而走上政治革命。然而,最终虽然在形式上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而实质上仍然是封建势力横行。中国的政治与封建专制并无两样。于是一批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新型知识分子开始觉悟到,中国政治之所以如此,正在于国民劣根性,国民素质不行,必须要行“伦理上的自觉”,如此,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了。可见,近代中国八十年历史显然是沿着文化的几个层次发展的。由此可见,对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必须从文化学角度理解,才能认识到历史的真谛。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理学特征

  中国近现代革命时代,作为一个文化大变动的时代,使身处其间的中国人的心理发生一次次的变迁,因此,中国近现代史课又具有着心理学特征。


  自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以其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后,中国人就踏上了一片充满痛苦与屈辱的历史沼泽地。从那时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就严峻地摆在了中国人面前。在此历史大变动中,中国人尤其是精英分子的心理变化是极其微妙的。


  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心理困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他们既看到西方的强大和先进,为了强国富民,抵抗侵略,被迫学习西方,然又放不下几千年的祖国历史文化。这就出现了价值判断标准的双重性、混乱性,进而导致沉重的心理困扰,即使在最为要求改革的变法维新人士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等人的心中也时时地受到文明价值与历史情感这对矛盾的冲击和困扰。其结果就是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一受到保守势力的抵制,就退缩,回归到传统中。或者就像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部分人,干脆走向全盘西化,民族虚无主义方向,认为非如此不足以变革传统。第二,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外力作用下出现了学习西方的极度清醒的意识,然现实中的国民却是极其冷漠、昏睡,由此导致了严重的心理矛盾。正如鲁迅说:“随着几声震动,一个人醒了。”这“一个人”就代表着近代最先觉醒的知识分子,他们为了摆脱列强侵略,寻求国富民强,到处呼号改革,宣传新思想。然而现实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在“旁观”(梁启超语),国民“卑劣无耻,圆滑诡异”(陈独秀语)。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使得近代先进人士处于一种“十字街头与塔”(周作人语)的处境,他们中的许多人从传统的“塔”中走出来,站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十字街头”,呼唤改革;但一感到历史与现实的困惑后,又回到传统文化的“塔”中去,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近代中国人在中西文化冲突下,在对现实的疑惧面前,出现的心理状况。


  唯有中国共产党通过广泛地发动群众,教育和依靠群众,对传统文化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才解决了近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困惑。因此,在分析历史人物上,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的眼光和标准去衡量,而要根据具体的历史情境。这样,心理学方法就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陈独秀.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来源:求知导刊 2015年14期

  作者:钟学敏



  第十篇: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使命


  1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缘由

  1.1课程的性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政策源泉

  20多年前,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就强调指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是依据中宣部、教育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开设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通过本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判历史人物的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意识;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感悟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探索的艰苦,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1.2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苦难与屈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依据

  中国近代、现代史,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一部近现代史给中国人留下刻骨铭心的痛苦教训,即落后就要挨打。这至今仍然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可从不同阶级、阶层人民身上学到许多中华儿女为摆脱落后、贫穷、挨打而不懈努力的优秀品质、聪明才智和爱国情操,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当代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精神曾把苦难的千百万人民凝聚成为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伟大力量。现在,中国人民更有条件保持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定将把所有的中华儿女团结在一起,反对一切威胁、干涉别国内部事务的霸权行为,坚持和平与发展,形成推动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1.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动力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寻找实现梦想的道路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如何走上一条正确的民族解放、民族振兴之路?危机重重的近代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先例可循,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各种救国主张都曾问诊中国,无论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中体西用”,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还是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或者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或者没有正确的前进方向,无一例外地都以失败收场。就连开启了现代中国进步之门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也最终失败。原因何在?最根本的就在于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坚强有力的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作为领导核心,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实现民族复兴之路。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从而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1.4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外部条件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世界还不太平,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时有发生,国际争端依然存在。东海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是不争的事实,日本国篡改历史及钓鱼岛国有化闹剧加剧了东海的局势。而南海是我国最大的海域,面积大约220万平地方公里。在南海南部100万平方公里的洋面上,南沙群岛宛若一串珍珠项链点缀其中。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也是我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海域之一。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南沙群岛属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而某些国家不顾历史事实,使得东海与南海的局势不断复杂化。为此我们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中国强大了,国际社会才能重视你、尊重你。这正是以史为鉴的启示,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然要求。


  2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方法

  早在1914年李大钊就明确指出:“言国情者,必与历史并举,抑知国情与历史本质无殊,所异者,时间之今昔耳,昔日之国情,即今日之历史,来日之历史,尤今日之国情。”这充分说明了对国情的认识过程也就是对历史的认识和反思过程。那么要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把握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2.1爱国必先知国,知国必先学史

  历史是爱国主义的载体,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灵魂。中国近现代史记载着自1840年以后中国人民包含屈辱、抗争、探索和创业的曲折历程,爱国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为此,要把握几条红线:


  (1)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一般地说,屈辱史主要体现在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上,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通过对屈辱史的讲述,使学生牢记这段历史,居安思危,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图强,了解自己的历史使命,使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


  (2)中国近现代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通过历数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在抗争史的教学过程中,多用英雄人物、模范集体的事迹、仁人志士的壮举来感染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对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崇敬,树立远大志向。


  (3)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一部探索、创业的历史,记载了国家前进步伐,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和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中,在救亡图存的主题下,不同时期不同阶级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及无产阶级都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探索,历史最终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2.2强化爱国情感,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爱国主义以及爱国主义教育都应该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帮助学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爱“祖国”与爱“国家”(或政府)。爱国之爱首先是祖国之爱。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之爱的确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这是一种朴素的、无条件的道德义务。原因在于祖国是人们生存的时间和空间的根本。但是“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具体讲它是指某一政权形式。国家可以与祖国发展以及人民的福祉相一致,也有可能不一致。而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同爱社会主义、积极准备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结合起来。爱国主义应当与爱社会主义制度一致。


  (2)“爱国”与“爱人类”。爱国主义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概念。哲学家罗素曾经指出:“把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宗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它缺乏普遍性。它所注重的利益不过是本民族的利益。”这一点只要看一看两次世界大战,军国主义给全人类和加害给人民本身带来的深重灾难就可以得到有力的佐证。所以爱国主义一定要与“爱人类”的情感结合起来,爱国主义应当同爱护世界和平、维护全人类的福祉相结合。


  (3)爱国情感与爱国行动。爱国主义首先表现为一种爱国的情感。但是,爱国又不能止于情感的培育,应当引导学生将爱国之情变为爱国的行动。这就要求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小事、身边的事情做起。从爱自己的出生地、居住地,到爱祖国的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等祖国的自然实体;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开始,到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最后达到对祖国现代文明的理性思考;从爱国家的标志(国旗、国歌、国徽等),到对祖国政治制度的热爱,以及投身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2.3用历史去触及学生的心灵

  要想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学生身上产生较大的反响,还必须有针对性地用历史去触及学生的心灵——即接触和回答学生心中的“热点问题”。例如:中国共产党能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清除腐败现象呢?通过我党历史上如何一步步走向胜利,怎样同陈独秀、王明“左右倾”路线斗争,由幼年走向成熟,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又纠正了“大跃进”的失误,结束了动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等事实的教学,以阐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能够克服一切错误和腐败现象的勇气、信心和能力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我们要善于从每一个历史事件中去努力挖掘思想教育素材,去点拨学生心中的迷津,去点燃学生们的心灵。


  3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应澄清的问题

  3.1首先要明确爱国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区别

  爱国主义也叫理性的民族主义,它能够积极吸收各种外来文化,宽容、平等对待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尊重。在对待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上,抱持自强、自尊、自信等等健康心态。

  而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上,煽动民族仇恨,排斥外来文化,对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贬损。在民族心态上,存在着自卑、自负、自恋、虚荣等等各种不健康的心态。


  中国近代史有着丰富的民族主义教育的资源,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最重要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中最重要的责任担当。要让学生在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中,站在人类和平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那段屈辱的历史,有机地把理性爱国融入其中,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2警惕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再泛滥,对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很大的侵蚀作用。持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的一些人按照自己的现实要求来“改造”历史。其表现是:颂扬改良,否定革命;用所谓的“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


  他们把近现代中国凡是追求变革进步的都斥为“激进”而加以否定,断言是“激进主义”祸害了中国,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这样以否定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运动,抬高洋务运动;贬低戊戌变法,抬高清廷的“新政”;贬抑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把改良主义看作是近现代中国的惟一出路。把革命同现代化对立起来,借以否定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斗争,把革命看成破坏现代化的“万恶之源”。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的现代化的问题,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为指导,不能主观臆断和假设,否则就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他还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历史被否定、被抹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立足点。因此,提倡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担负起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神圣使命。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6期

  作者:李占锁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