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安全教育论文 > 正文

实验室开展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来源:UC论文网2017-01-02 10:32

摘要:

实验室开展安全教育 的 必要性分析 高校实验室数量多、涉及学科多、专业性强,安全管理工作要求高,保证实验室师生人身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但是如果单纯依靠

实验室开展安全教育必要性分析
 
高校实验室数量多、涉及学科多、专业性强,安全管理工作要求高,保证实验室师生人身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但是如果单纯依靠学校职能部门,很难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保障实验室安全,也无法满足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即使在实验室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具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如果没有严格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责任意识,仍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点是预防事故的发生,但“安全检查一整改一再检查一再整改”的安全管理模式实际效果并不好。据台湾慈济大学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教材介绍,在实验室安全事故中,人为因素比例高达88%2。人的安全意识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形成安全教育为主,实验室检查为辅的管理理念。
 
因此,建立、健全全校性的规范、合理、高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树立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对于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实验室安全教育必要性分析
 
1.1法律法规的要求
 
1992年4月15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教育部12号令《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指出: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2005年7月26日,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学校应当将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纳入学校消防安全年度计划。
 
上述法律法规的陆续施行,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高校的实验室安全和环保工作,体现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安全教育已经逐步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1.2安全文化教育缺失的内在要求
 
由于国内教育特有的体制,缺少关于守护生命、在灾难面前自救和施救的教育,造成安全文化的缺失。这需要通过安全文化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一个安全文化氛围。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提倡素质教育,但并没有突出对学生安全素质的严格要求,因而一些学校并没有把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列入教学计划,这也造成了一个严峻的事实:灾难中、事故中缺乏安全逃生、科学施救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来,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就严重暴露出我们的安全文化教育的缺失。
 
1.3高校安全工作的需求
 
学校的安全教育关系到全民安全素质的提高,高校的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安全素质培训的必然需求。通过安全文化的不断教育,使学生在将来走上社会后,把安全文化融入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安全管理中,这对于个人、国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需要把安全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千名大学生进行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77.5%的大学生赞成高校开设安全自救课程,82.9%的人认为应当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演习,这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安全教育的迫切需求。
 
1.4新形势的要求
 
在中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教事业的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这顺应了社会对高等教育日益増长的需求。然而国内的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发展滞后于整体教育的发展,与我国香港、日本、美国的高校相比,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也要求国内高校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适应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鉴于目前国内高校的新形势以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过去以不出事故为出发点的安全管理理念己不合时宜,迫切需要对从事实验工作的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开展进一步的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构建一个科学的、长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
 
2实验室安全教育方式探讨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系统性、专业性,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根本解决之道是从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方面入手,提高师生员工的环境和安全意识,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并切实落实,以保证实验室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环境教育和实验室安全工作密不可分,只有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够逐步规范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国内高校将实验室安全教育作为强制性的课程尚存在一定难度,如何逐步推行安全教育,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是目前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2.1实验室安全教育特点
 
(1)全程化、全员化。在高校,学生是逐渐接触各类实验,进而参与到实验室的学习、科研工作中,因此,实验室安全教育始终是贯穿教学、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同时,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包括教师、学生、实验室其他工作人员,有时也包括校外参与实验的人员,涉及人员多而广,也相应要求所有涉及人员都要接受必要的实验室安全教育。
 
(2)多层次、专业化。实验室涉及的学科众多、专业性强,层次不同的实验室人员更替频繁,有很多风险性高的创新性实验。这也要求实验室安全教育能够面向所有涉及人员,又要涵盖涉及的专业实验。
 
(3)形式多样化。很多实验室开展前沿性、开拓性、多样化的探索性实验,传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往往无法满足,因此需要结合各种各样的培训、交流等方式来丰富、更新、完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
 
2.2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
 
日本和我国香港高校的经验表明,环境保护与实验室安全工作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根本在于从环保、安全教育方面入手,强化师生的环保和安全理念,切实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形成一个关于安全环保的具有强大约束力的氛围,规范每个人的行为,最终使保障实验室安全和环保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因此,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2)环保教育;(3)实验室安全技能;(4)实验的操作规程;(5)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演练。
 
2.3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
 
根据国内高校情况,参照我国香港和台湾、日本的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经验,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可采取以下方式,逐渐形成较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
 
逐步推行实验室准入制度高校实验室主管单位要求进入实验室人员必须符合实验室准入条件。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建立适合本校的、科学的实验室准入标准,在所有实验室逐步推广准入制度。这是开展安全教育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教育科学推行。
 
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实验室安全教育课应是大学很重要的课程,培养具有安全意识的高级人才,是社会对现代大学教育的要求。要将实验室安全教育逐步纳入常规教学工作中,纳入考试、考核范围,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水平。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国内高校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初次教育。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课程不仅是学生必修的课程,而且对于新上岗的教师、科研人员也同样要求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后方可上岗。学生的安全教育可以结合新生入学教育进行,新员工可结合上岗培训开展。
 
(2)普及教育。依托于各院系开设全校必修课、选修课等课程,对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进入实验室前的安全普及教育。
 
(3)专业教育。依托于各实验室,按各实验室的实际安全要求,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
 
(4)网络教育。鉴于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全程化、全员化特点,全部采用前几种方式进行培训,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实际效果并不会太好。针对大学生熟悉网络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灵活性、知识的丰富性、课件的多样性,用先进的文化指导学生,用丰富的信息吸引学生,用全面的知识服务学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时间,但每个学年都要通过网络安全教育平台的学习和考试。此种方式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贯穿于学生全部在校时期。
 
(5)交流研讨。实验室安全教育并非一成不变,很多实验室开展学科前沿的、开拓性的实验,有针对性的交流研讨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不定期组织相关的交流研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辟实验室安全教育专栏,供大家相互交流经验。
 
(6)综合评估。对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建立安全档案对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学习记录在案。学生毕业时根据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情况和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估;对其他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安全考核、综合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分类编写实验室安全指导手册分类编写实验室安全指导手册,发放到各个实验室,由各个实验室制定本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指导手册可以方便学生了解化学危险品、废弃物、高温高压设备、放射性物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事故救援与自救技能,提高应对事故的能力。
 
开展各类安全宣传活动,营造校园安全氛围营造校园安全氛围是推动师生员工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通过安全宣传、安全知识讲座、事故案例分析、开展安全日或安全周活动、实验室安全培训、安全知识竞赛等各类形式,让更多的师生员工参与其中,把安全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做到人人了解安全工作、重视安全工作。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逐渐在校园内形成安全的氛围。
 
3实验室安全教育效益分析
 
按经济学理论,有投入就有产出,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多是间接地、长久地显现出来。在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过程中,主要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师生员工能够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
 
(2)减少潜在的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有形或无形的财产损失,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3)在实验室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同时,大大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率,使实验室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4)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素养,使学生具备了进一步深造或就业的良好素质。经过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会体现出较高安全素养,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5)安全教育的开展会使安全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并辐射到社会,这种影响是广泛的、长效的。
 
4结束语
 
安全是人们追求一切美好生活目标的根本,是创新和发展的基石,实验室安全教育是确保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和长效机制,是保障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工作。要充分了解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新特点,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树立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师生员工安全的操作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这是高校安全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止实验事故发生和减轻事故损害的根本,只有广大师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教学、科研环境。
 
作者:张志强,李恩敬(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北京100871)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