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外语文学类 > 语言文化 > 正文

以语言文化活动为突破口的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UC论文网2016-06-30 15:39

摘要:

规范和高效的工作模式能够使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事半功倍,如何提高留学生教育管理水平,优化留学生教育管理质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是高校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

  一、引言
 
  留学生教育不但能促进国际交流、传播本国文化,而且对培养友华人士,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等也起着不容忽视的积极推动作用?。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和“汉语热”的持续升温,近年来,我国留学生数量、国别及层次等均在逐年提升。②然而,随着留学生来源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如,由于文化差异、学习目的差异和语言障碍等,留学生和中国人之间以及留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比较少,这就容易出现“文化休克”?等消极的情绪,既不利于教育管理,也不利于中外交流。探索一条更加规范、更加高效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是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年,很多高校围绕“语言文化活动”这个突破口,从制度建设、品牌活动打造、竞赛和就业指导等方面入手,以活动促进交流,以比赛带动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措施与途径
 
  (一)注重制度建设,纲举目张规章制度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沈阳师范大学在对留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方面,十分注重规章制度的引领作用,从培养方案、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等方面凸显语言文化活动这一突破口,纲举目张。
 
  一是推进“语言+文化+技能”的留学生培养模式。从课程设置情况来看,现有的很多培养单位都以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词汇量和HSK通过率作为评判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这就使大多数留学生缺乏参与语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因此,在修订培养方案时,高校应将中国文化教育和中国文化实践活动列入课程体系?,占总学分和总课时的20%以上,使语言文化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确保留学生每周都有参加语言文化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是落实中外学生的趋同化管理。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留学中国计划》要求:“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高校应积极落实趋同化管理理念,将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同等对待,如,提前上课时间、实行考勤制度、促进中外学生的互动交流等,要求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开展社团活动和语言文化活动,办社团、交朋友(结对)、搭台表演,鼓励高年级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促进中外学生情感交流,增强留学生的归属感,真正落实高校教育国际化,让留学生真正体验中国校园文化和管理文化。
 
  三是募集社会资金,设立奖助学金,制定奖励制度。很多高校广泛募集社会资金,设立奖、助学金,用以奖励那些综合表现优秀、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参加活动或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这不但能够鼓励优秀留学生,而且可以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其他留学生积极进取,创先争优。
 
  (二)打造品牌活动,创新载体
 
  在趋同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高校要鼓励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组织语言文化活动,每项活动的开展都做到学期有计划,工作有分工,实施有方案?。以语言文化活动为突破口,以传统节日、地域文化和时事热点为契机,形成有自身特色和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1.“汉语角”等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中外学生交流的重要阵地。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中外学生共同组成的社团有汉语角、书法协会、武术协会、电影协会、足球协会等,其中汉语角的影响最大。
 
  例如在汉语角社团里,中外学生可不分彼此、没有隔阂,有的是快乐、感动和对汉语言文化的执着和热爱。该社团的常规活动是中外学生的汉语交流,每周三晚上举行,先后举办过中文歌曲大赛、汉字听写大赛、汉语角协会会徽设计大赛等比赛、汉语辩论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开展过中国婚礼文化、中国吹画艺术、中华民族服饰、中国面人艺术、中国绳编艺术、中国剪纸等中国文化体验,还组织过辽宁省红帽子乡小学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人文性、丰富性、持久性在辽宁省引起了强烈反响,给其他社团起到了示范作用,2013年被评为辽宁省十佳优秀社团。
 
  2.“我与节日有个约定”。可围绕节日,向学生介绍每个节日的由来,讲述与之有关的中国故事,体验中国节日文化。端午节时,包粽子、品粽香、结彩绳、话屈原;中秋节时,赏明月、吃月饼、看歌舞、讲民俗;过春节,留学生在中国师生家中过大年’深人体会中国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体验。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文化情感方面,坚持倡导留学生“赏传统乐器、品中华茗茶、学毛笔书法、习太极拳法、唱民乐京剧、跳民族舞蹈”,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才艺。可带领留学生体验辽宁的地域文化,如,走进岫岩体验玉石文化,走进朝阳体验红山文化,走进新宾体验满清文化等。
 
  4.校园精品“热点微博会”。为了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高校可以围绕时下热点,搭建多个别开生面的“微平台”。如,利用上海世博会的契机举办“校园版世博会”,这样既引起了众多媒体关注,更受到了广大留学生的欢迎。举办“食博会”和“游博会”带领留学生们一起制作、介绍、品尝各国美食,帮助留学生了解和游览了世界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5.“汉”艺馨香?“语”动四洋。高校可用文艺演出的方式,展现外国留学生在中国收获的知识,以及中国大学生对国际友人的情谊。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每年学校国际教育学院选择校内一、二个学院,如戏剧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文学院等进行合作,或与其它高校共同举办庆圣诞、迎新年的联欢晚会,收到很好效果。(三)提倡“以赛带学”
 
  留学生的语言文化竞赛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它能够激发各国青年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增强世界对中国语言与中华文化的理解,已经成为留学生和国外大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⑦近年来语言文化竞赛的影响力正逐年提升,活动的类别和形式也越来越多,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校可积极采用“以赛代学”的方式,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各类语言文化竞赛,不仅参加的举世瞩目的“汉语桥”“汉语大会”和辽宁省举办的外国留学生汉语大赛等,而且还积极参加校内的语言文化比赛、各种单项比赛,如,作文竞赛、诗歌朗诵比赛、歌曲才艺比赛和辩论赛等。
 
  对于参赛选手,可给予资金支持和奖励,而且对参加比赛的同学实行一对一辅导的“导师负责制”,强化语言文化知识等方面的训练。语言文化赛事具有集知识性、竞赛性、时代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特点,能够极大激发留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强烈的学习兴趣,使留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真正地享受“快乐汉语”。
 
  (四)扩大媒体宣传
 
  宣传工作肩负着宣传、动员和服务等职责,对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强大支持和保障功能。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对外宣传意识,在加强学院门户网站和微信平台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与校外媒体的联系,创造更多的宣传机会。
 
  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平台传递。我们注重进行网络和微信平台的建设,进行时事报道和广泛宣传,坚持实时更新。不仅给师生提供了及时的信息和交流的平台,还达到了通过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进行广泛宣传的目的。
 
  在一些常规课程,如,阅读、口语、写作等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学院新闻选读部分,让留学生阅读、复述我们学院网站的新闻报道或与我校相关的新闻报道,甚至对相关新闻进行报道。如,对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的及时报道,对文化体验活动的全面报道,对优秀教师的介绍和宣传等。这样,既能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留学生们更加了解学院,培养留学生热爱汉语、热爱母校的情感,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我们还正在逐步扩大与校外媒体的联系,力争在报纸、电视、网络等等媒体上广泛地宣传我校的教育国际交流和来华留学工作情况,展示我校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例如,我校富有特色的留学生活动和取得的成绩受到了中央和地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得到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辽宁日报、今日辽宁等媒体的多次报道,仅在《辽宁教育国际交流》一种期刊上就刊登稿件二十余篇,实现了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进一步扩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可积极围绕“语言文化活动”这一突破口,设立了语言和实践并重的培养方案,实施了中外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全力打造了几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鼓励并支持留学生广泛参与各类语言文化竞赛,利用网络和媒体等进行积极的宣传等,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对留学生而言,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活动,不但能够充实业余生活,调动学习积极性,使语言能力、文化知识、中华才艺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而且能够促进文化认同,增强友华情感。
 
  对培养单位来说’开展中外语言文化活动,有利于加深中外学生的对世界多元化文化的了解,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实现有效管理和高效管理,促进高校教育国际化,扩大高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从中外交流角度来说,语言文化活动可以提供国际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加速汉语走向世界的进程,推进国际友好交流事业,促进世界多元化发展。在我校留学生校友会对留学生毕业去向的跟踪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至今仍从事中外交流、成为中外友好使者的毕业生,大都中国文化知识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对中国有着深厚情感。当前,我国正处于“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时期,以语言文化活动为突破口的留学生教育管理,不但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而且有利于加快高校教育国际化进程,推进国际友好交流事业,对留学生的培养、培养单位的发展和国际交流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张伟,崔宁宁
                                                                                                                  (沈阳师范大学)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