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幼儿教育论文 > 正文

时间窗理念下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理性思考

来源:UC论文网2016-06-20 17:25

摘要: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倾向体现在培养目标“错位”、教育内容”抢跑”、教学过程“僵化”三个方面。

  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形式日趋严重,多数幼儿园为了给社会和家长呈现出“好”的教学效果,让小小年纪的孩子接受汉字认读、速算、英文会话等小学化课程。将小学教育推进到幼儿阶段,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违反了教育规律,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这一行为不仅歪曲、抹杀了幼儿的禀赋,超负荷或超年龄段的教学还会给幼儿带来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有损幼儿心理健康。“时间窗理念”强调依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创设适宜的条件’对儿童的认知、艺术或其他方面的才能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使其获得成就感。面对日益严峻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我们可以从“时间窗理念”中得到启发,为幼儿创设一个符合其身心发展客观规律的学习生活情境
 
  一、“时间窗理念”的内涵
 
  人的发展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先天的遗传素质是个人身心发展的充分条件,而后天的生存和教育环境则是个人心理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学过程的安排要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恰当调整,反对“凌节而施”、“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密集训练。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性是指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其身体和心理的一系列转变中普遍存在的特征。概括而言,儿童发展表现以下普遍特点: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时间窗理念”提出在儿童早期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个体发展程度不同,各种器官的发育有早有晚,因此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段,早于这个年龄段或晚于这个年龄段学习,将会使效果打折,这个时间段就称之为“时间窗”。与大众熟知的“关键期”相比,“时间窗”概念有所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强调的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能起到的最大作用,而后者则主要强调儿童自身器官发育早晚对儿童学习的影响。根据不同阶段幼儿器官发育程度所展开的教学过程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儿童教育专家通过这项研究也指出,由于各器官发育的差异,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学习不同技能或行为模式时会打开不同的“时间窗口”,在正确的“时间窗”内给孩子安排恰当的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早于或迟于这一学习年龄,就会使效果事倍功半。例如:幼儿大脑言语功能在0~6岁发展最快,其中2?3岁是孩子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4~5岁是孩子口头语言发展的飞速期,也是掌握书面言语的至关重要的阶段。2岁半~3岁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最适宜时期;3岁是培养儿童独立性的特殊时期。幼儿视听觉发展最佳年龄是3~5岁,这个时间段父母可以让子女多听不同类型的经典乐曲。M诚然,在家长和学校片面追求成绩以应付升学考试的畸形发展环境中,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程度而“超前学习”现象比比皆是,这对儿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在幼儿教育阶段片面地模仿小学的教学形式和管理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幼儿生理及心理发展的关注,导致幼儿教育偏向知识"灌输",而忽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这一现象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依据对长沙市及周边县学生数在50人以上的幼儿园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数据,经分析得出,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倾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目标“错位”
 
  幼儿教育的发展应该遵循个人发展原则和儿童早期教育的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儿童的身体发展,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发挥活泼好动的个性。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对幼儿施行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时下的幼儿教育与从前相比大相径庭,仅仅满足孩子在幼儿园吃饱睡好玩好已经远远不够,幼儿培养目标巳经悄悄地迁移。“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片面注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幼儿的兴趣、能力、习惯的培养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少幼稚园遗忘素质教育初衷,轻视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减少幼儿游戏及活动时间,甚至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听课;课堂缺乏启示、乐趣,课后要求孩子把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十倍或甚至一个页面,还有计算、朗读、常识等繁杂的家庭作业。在幼儿教育阶段树立以知识学习为主的培养目标,本已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如果还要求幼儿如小学生那样学知识、做作业,更是严重脱离了幼儿教育的实际轨道。
 
  (二)教育内容”抢跑”
 
  幼儿教育的内容具有启蒙性、广泛性,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身心发展的发展规律划分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但大部分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了避免同行的恶性竞争和满足社会和家长的期望,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把小学低年级的课程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课程内容超出了幼儿能接收和理解的范围,致使幼儿只能“空口读白书”。
 
  不难发现,课程安排囊括英文、计算、艺术、语言、科学等方面内容,符合幼儿教育多样化的要求。但是,其中的安排采用任务的形式,以成人的思维对幼儿进行准确的下达。以当今流行的幼儿园预科班为例,一方面,无论民办或是公办幼儿园都以此作为幼儿园非常规创收的依托,幼儿园愿意多开班’多盈利,另一方面,家长认可提前报班,可减轻小学人学压力,根本不会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这一类课程虽旨在帮助幼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实则夸张的指定小学用书为教材,教师用书也采用小学低年级的教师参考用书,制定超纲的教学内容,在实际中充分落实了幼儿小学化教育的思路。
 
  (三)教学过程“僵化”
 
  幼儿园教育形式日趋结构化,在教育过程中难以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地规划教学过程,致使幼儿并不能获得相对系统的经验。首先,在幼儿园一般课程中,有近60%的情况下是经常采用分科教学的,剩下不到40%的则偶尔采用。幼儿园将一般课程中的识字、算数等一一细分,脱离了科目与科目之间的联系,仅仅立足于单科教育成果,很容易出现后续学习中的单科拔高现象,不利于幼儿智力平衡发展。
 
  由上可见,技能型科目在幼儿园教学中非常普遍,多是琴棋书画等特长培养,单科分类细致,分科教学情况明显,所开科目目标大体方向一致,幼儿园在课程开发方面没有创新性,各家幼儿园科目千篇一律。其次,在行为规范方面,不少幼儿园也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标准生搬硬套地扣在天真的孩童身上。例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上课保持安静,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课间禁止奔跑嬉戏、追逐打闹,必须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这些行为准则用于改善小学生的不良行为尚存在偏差,强制地在幼儿园实行势必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理性应对
 
  幼儿教育应实行保育和教育并重的教育形式’遵循幼儿成长规律,设置符合幼儿发展的培养目标、课程大纲、行为标准等。“时间窗理念”从符合幼儿自身器官发育早晚特点出发,可以有效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积极宣传科学育儿观,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主流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不可避免地受到功利化观念的冲击。积极宣扬科学的育儿观,将有助于不良教育理念的取缔,有效遏制揠苗助长、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教育行为。对于培养目标的选择而言,主要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就要彻底取消小学人学考试,从源头上使幼儿园摆脱“以升学为目的”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目标要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参考,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宗旨,把幼儿放在第一位,杜绝功利化、单一化的培养,坚持正确的教育立场,充分认识错误、消极的培养目标对幼儿成长的消极影响。其次,家庭和学校两者之间是相互合作关系,双方应始终坚持平等、互助的合作原则,争取彼此的理解、支持,并积极提高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和能力。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在物质上、心理上对家长和学校均有很强的依赖性,实践证明,家长对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了解明显优于教师。若家庭和学校双方能互相理解、紧密互动、及时交流’对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化亦是如虎添翼。
 
  (二)从幼儿身心特点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幼儿教学素材及信息的选取既要满足幼儿多方面的成长需求,又要使其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对身心发展有益的经验。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而言,主要解决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幼儿的教育内容主要涵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在内的五大领域,各领域之间的界限模糊,旨在从多维度、多层面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但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不可复制,只是个人发展程度不一,教育内容的选择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发现和赞扬孩子的闪光点,从内心深处去接纳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杜绝过度开发孩子智力的行为,着重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从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出发,观察幼儿的兴趣和特长,合理安排与个体生命相和谐、相一致的教育内容。比如,3~4岁幼儿的语言进入飞速发展期,能听懂别人讲述的语意,喜欢听故事、讲儿歌,此阶段就可以安排字词读写、互动会话、语言主题活动等课程;5?6岁,具体运算能力开始发展,个体小肌肉开始发育,这个年龄段就可以开设简单的算术、绘画、练字、塑造等课程。3~6岁也是认知能力发展的质变时期,应该从多方面对孩子进行指导,鼓励他们按照自己内心的愿望多想、多说、多做,不盲目拔苗助长。
 
  (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促进教学方法优化
 
  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3]。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可能为教学目标提供有效地服务,关键在于如何遴选最佳方法。哪一种方法是最容易实现的预期目标,最契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那便是恰当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既依存于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包括外部学习环境和自身的身心素质,又依存于幼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对于教师和幼儿而言,主要解决的是“怎么做”和“如何做”的问题。在既定的教学条件下如何寻求最合理的教学方法,使老师和学生花费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是优化教学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教学过程优化需要师生双方的参与,教育与生活环境的合理匹配,才能做出最合理的判断和实施最合理的方法;绝不只是就事论事的模仿,而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过程。这样就要求我们摆脱大人的姿态,从幼儿的角度,对儿童的各方面进行考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个体的身心发展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完成传授保教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等多方面任务,最大限度地保障儿童全面发展。
 
                                                                                                 范焕1,孙焕良2,欧剑锋1
                                                                           (1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2湖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