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核心期刊 > 经济与管理科学 > 科学研究管理 > 正文

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研究管理机构模式

来源:UC论文网2016-06-05 07:40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高校科研管理体制 尤其是管理机构的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重在探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和自然科学

  1.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的基本含义
  
  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概念,是借用了20世纪80年代末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研究课题组有关高校科技管理机构模式的研究成果:凡对所有科技活动由一个处级管理部门归口管理的作为一类,分两个或两个以上处级管理部门分口管理的作为另一类,即“统一管理的机构模式”和“分口管理的机构模式”。
  
  但本研究对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的探讨有别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高校科技管理机构模式的研究。这里的科研管理,是对广义上的研究与发展活动的全面管理,既包括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科技活动),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活动,因此主要考虑学校科技活动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关系层面的问题,对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与技术开发活动的关系层面的问题,不予过多涉及(因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国家政策的规范性和上级主管部门机构设置的引导性作用等影响,我国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管理机构模式已日趋统一到归口管理的“一般情况上”)。
  
  简单而言,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就是高等学校中对科学研究活动实施管理的机构设置的基本类型或主要形式。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是高校内部科研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因为它不仅仅局限于高校科研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问题,也必然涉及高校科研管理活动中的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问题。它至少包括了三个层面的问题:中间层次——处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能;顶层——校级主管领导的分工;底层——处级管理机构内部各部门的设置。但一般而言,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的讨论主要聚集在高校内部处于中间层次上的处级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划分上。因为作为职能机构的处级部门具有上通下达的职能定位,其主要职责具有双向性:一方面要向学校领导提供有关情况报告和建议、方案,另一方面又要监督下级机构对上级领导指示和计划的执行,具体处理管理业务,为下级机构完成任务创造条件和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尽管职能处并无直接的指挥功能,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下级机构提出工作部署和要求。同时,校级领导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必须建立在结构合理的职能管理机构之上,如果机构设置不合理,应由处长处理的日常事务,都因无法协调而需等待校长、副校长去协调、裁定,势必影响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效果。因此,处级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划分是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的核心所在。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的划分,关键在于高校科研活动管理机构尤其是处级职能机构的分口或归口问题。
  
  2.讨论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问题的现实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改革举措,为高校科研管理尤其是管理机构的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我国高校在国家科学研究中的地位由游击队向正规军、方面军向主力军发展,国家科技创新的重担越来越落到高校身上,对高校科研管理机构设置提出了挑战。
  
  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的影响,我国高等学校在国家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曾一度受到制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初以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教育对外开放交流的扩大,尤其是近年来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实施以及鼓励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重大措施的陆续出台,处在科技与教育交叉点上的高等学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中的角色日益重要。目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面上项目高校占川%,重点项目高校大体占一半,“訂3”项目首席科学家在高校占50%以上。各项数据都表明,我国高校的科研正在由游击队向正规军、方面军向主力军发展,我国科技创新的重担越来越落到高校。一方面,高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9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都是由高等学校进行的。另一方面,高校同时还以发展知识、创造知识和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作为己任,在实现知识创新的同时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由此,高等学校所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获得的科技经费及取得的科技成果逐年增加。以科技经费为例。1991至2000年,我国高等学校从事R&D活动的经费开支按现价计算,由13.46亿元增加到76.6亿元,增长了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国R&D经费支出和全国GDP的实际增长速度。尤其是1996年以后,高校的科研经费每年平均增长20%,特别是1999到2000年增长30%多。如何通过管理发挥高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正规军、主力军的作用,承担起国象科技创新的重担,对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的设置提出了挑战。
  
  其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尤其是高校合并组建的巨型大学,对高校科研管理机构设置提出了新的课题。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8月,全国共有612所高校合并组建为250所,净减362所。这是1952年院校调整以来中国高校布局进行的规模最大、体制变动最深的一次改革。1952年院校调整以后,单科性院校成了我国高等学校的主要类型。80年代以来,许多高校将单科性院校纷纷改为多科性院校,造成了新一轮专业重复设置和建设,使有限的师资经费等教育资源更加分散,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酝酿、探索和推进,提出了共建、合作办学、划转、合并和协作办学五种形式。1997年李岚清副总理在高校广泛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8字方针,要求到2002年左右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比例合适的新格局。在改革的诸多形式中,合并无疑是组建多科14大学、综合性大学,迅速提高高校综合实力的最快捷形式。由此,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进入了被很多媒体称之为“合并风潮”的加速发展阶段。自1998年开始,许多航空母舰式的巨型大学纷纷浮出水面: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都由四、五所高校合并而来,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均已远远超过3万人。仅在2000年春国务院大多数部委院校与部委脱钩并入教育部所属院校或划归地方的过程中,教育部将48所院校并为19所,组建了一大批巨型大学。许多高校的科研活动因此迅速增加,科研管理的份额也随之成倍增加。据统计,2001年已有46所高校当年科技经费拨入超过1亿元,其中21所超过2亿元,最多的是浙江大学达6_94亿元(而在1989年,高校科技经费超过1千万元的也只有28所);社科经费超过1千万元的高校达到20所,最多的是北京大学超过6千万元。其中,当年拨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逾1000万元,科技经费逾1亿元的高等学校共有10所,其中7所高校科技经费逾2亿元。如何设置科研管理机构,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大规模的科研工作,成为许多髙校面临的新课题。
  
  第三,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建设宗旨的实施,使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覆盖面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文、理、工、农、医等各大学科门类齐全的高校已不在少数,客观上也为高校科技管理机构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多年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覆盖情况往往按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的分类标准,划分为综合、理工、农林、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体育、艺术、民族等大类。但上述分类已不能准确反映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情况。有研究通过对权威统计数据的分析也支撑了这一观点w。该研究按照高等学校设置一级学科的数量进行分级,区分出四种基本类型。
  
  (1) 全科型学校,设有7个及以上一级学科,包含社会、人文、自然、工程四大学科•,学科设置除了较全面以夕卜,往往以二、三门学科为其教学科研的主要方向,有的以文理为主,有的以工学、理学为主;该类学校主要是综合性大学•’
  
  (2) 综合学科型学校,设有5个及以上一级学科;主要学科是经济学、法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学;该类学校主要分布在综合、理工、师范等类学校以及少数财经类学校中;
  
  (3) 多科型学校,设有3门及以上一级学科•,有的以工科、&然科学为主,兼设经济学、法学v文学,有的以社会人文科学为主,设少量工学或理学、农学专业;这类学校主要分布在理工、综合、师范、财经、农林等类学校中;
  
  (4) 单科型学校,设置学科在2个以下,以1个学科为主,或仅设1个学科;主要分布在医药、工科、经济,以及政法、体育、艺术等类学校。
  
  据该研究统计,1999年,这四种类型的高校分别为25所、322所、339所和344所。科研管理机构如何设置,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不词学科、不同类型的科学研究工作,引发了人们新的思考和实践。
  
  在建设综合性、多科性大学的过程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呼声日趋强烈,许多原来以理工科见长的院校越来越重视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从培养具有完整人格和优良精神气质的复合性人才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各种文科建设规划和措施。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然而,单科性、理工科院校向综合性、多科性院校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量的积累过程,更多的是一种实质性的转变。科研管理工作如是,科研管理机构的设置更是如此。正如华中科技大学在人文社科发展“十五”规划中就明确指出:“20年文科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说明,工科学校办文科十分艰难。难的表现之一是,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对文科的认识,以及一套工作制度、习惯的转变。我们往往习惯于用工科的方式管理文科。现在,我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变,我们领导、干部的头脑要由工科脑袋转变为综合性脑袋。否则,文科、理科难以办好。”
  
  3.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情况
  
  根据对研究范围的界定进行理论推演,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无非存在分口和归口两种情况。而经验告知,事实上归口管理模式下,有两种极端情况,即只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高校所设的科研处,和只有科技活动的高校所设的科学技术处。
  
  为了解上述各种模式在我国高等学校实践中的分布情况’笔者选取了两组高校,考察其科研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第一组高校是地处上海,在分别由教育部科技司、社政司组织编写的《2002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和《2001年全国高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中有科研经费记录的23所学校,依次是:上海交大、同济、复旦、上大、华东理工、东华大学、华东师大、上海理工、上海海运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师大、上海财大、上海水产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通过登陆各高校网站査阅有关学校管理机构设置的有关信息,23所高校中,只有复旦、华师大、上海师大和上海交大在科研管理机构上实行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分别设置,其他所有高校均采用统一归口管理模式。
  
  另外一组高校是笔者抽取2001年底教育部表彰的“九五”期间高校科研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类)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分析。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22个,以人文社科部、社科处等名称出现的有14个,以科研处名义出现的8个;省属院校32个,以人文社科处等名称出现的仅有5个,以科研处名义出现的多达27个®。即相当于在获奖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省属高校中,分别有67%和16%在科研管理机构设置上采用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分口管理的模式》即绝大多数的部属高校对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的管理采用了分口管理模式,而绝对多数省属高校采用归口管理的模式。如果不考虑部属、地方所属等区分因素,相当于所有受表彰的54所高校中,1/3(19所)采用分口管理模式,2/3(35所)采用归口管理的模式。
  
  4.影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选择的要素分析
  
  是什么因素影响或决定着高校对科研管理机构模式的选择呢?笔者有意识地选择了科技经费逾亿元、社科经费逾千万元的高校科研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进行了多因素交叉比对分析。结果发现,决定科研管理机构模式选择的因素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科研活动的总量和学科覆盖面的大小,其间相对构成情况的综合作用决定了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的选择。
  
  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和社政司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度,全国共有20所高等学校当年拨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超过1000万元,46所高等学校当年拨入科技经费在1亿元以上,其中21所高校逾2亿元。进而结合网上査询、多渠道信息了解相关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设置,结果如下。
  
  当年拨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逾1000万元,同期拨入科技经费逾1亿元的高等学校共有10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其中7所高校科技经费逾2亿元(北大、复旦、武大、浙大、清华、吉大、川大),全部采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分口管理的体制。
  
  当年拨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逾1000万元,同期拨入科技经费不足1亿元的高等学校也有10所(中国人民大学、云南财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河南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其中7所采用了分口设置科研管理机构的模式,3所采用了归口设置的模式。
  
  当年拨入科技经费逾2亿元,同期拨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不足1000万元的高等学校有14所(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其中只有上大、北京理工、同济3所高校人文社科经费超过500万元),其中13所学校采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归口管理的机构模式,仅有1所学校——华中科技大学采用分口管理的机构模式,设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人文社科办公室。
  
  由此得出的基本判断是:科研活动总量是决定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的首要因素;但单纯一个科研活动总量的因素尚远远不能决定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的模式,与其同时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是科技活动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相对构成情况。
  
  2001年受到教育部表彰的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的发布情况以及上述的交叉比对分析结果都显示,采用归口管理模式的高校,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学科性质相对比较单一。如专门的理工科院校或理工科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高等学校,再如财经类、语言类等以文科专业为主的院校。中国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尽管其科技经费逾亿甚至几亿,科研活动总量不可谓不大,但仍采用了归口管理模式.另有一部分,是科研活动总量相对比较小'的高校,但其中也不乏理工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系列的学科设置已经相对比较齐全而且均衡的高等学校。如上海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广西大学,等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为什么省属高校绝大多数都采用归口管理的机构模式。尽管不少省属高校学科领域覆盖比较全面,但如果从科研活动份额大小的角度对高校进行分类,一般而言,省属高校大多处于高校系列中的第二、第三梯队,即以培养本、专科层次人才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占了绝对多数,科研活动的份额相对较小,与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国家重点高校多、教学研究双中心高校多的情况刚好相反。
  
  必须指出的是,科研活动总量和学科覆盖面(或者说科技活动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相对构成)这两个因素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通过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高校对•科研管理机构模式的选择。一般而言,当两个要素都达到较高值时,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模式优先选择分口管理•’当两要素的值都相当低或两个要素一高一低时,较多地选择归口管理模式。
  
  除上述两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因素外,重点推动某一相对薄弱方面发展的动机也成为某些高校设置科研管理机构的考虑因素。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和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办公室的设置都是学校的有意识之为。
  
  5.归口和分口管理机构模式的主要优缺点分析
  
  通过对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基本设置现状的分析,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分口和归口管理模式的基本优缺点可大致归纳如下。
  
  就分口管理而言,比较适合科研管理任务繁重而且又比较复杂的学校。任务繁重,主要是因为科研活动量大;任务复杂主要是指科研活动跨越的学科领域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对根本性质具有相当差异的活动实施分口管理,一则有利于适当控制处级管理机构及其内部各管理部门的管理幅度,保障管理到位,提高管理效能;二则能够较好地顾及各学科领域的科研活动,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避免管理量大而可能会产生的顾此失彼现象。而有意于强化每一方面的科研活动质量和水平的学校,采用分口管理模式往往能更加突出某一方面的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分口管理也有其局限性,即人为地加大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之间的割裂程度,对学校实施跨学科研究战略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的结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另外’学校整个科研管理工作的协调点上移,从某种意义上增加了校级主管领导的工作负担。
  
  而与之相对应的归口管理模式,学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总协调点在处级,因此可以全面地把握学校科研的整体状况,能够较好地统筹管理、协调整个学校的科研活动。但这种模式的适用范围也有其局限性,即学科领域跨度和科研管理工作量都不宜过大,否则容易顾此失彼。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机构的设置,无论是分口还是归口模式,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事实上,如何选择、设置机构模式似乎并不是根本性的,如何充分发挥分口、归口管理模式自身的优势,将其缺陷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才是对高等学校的科研事业具有实质性的影响作用。尽管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的设置,说到底是体制范畴的事情,其重要程度自不待言。然而问题不能绝对化。机构设置只是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因素,不完全是因果关系。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机构设置模式的归口、分口问题,只是讨论机构设置的合理性,而事业发展还有其他许多因素’特别是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机构之间的运行机制。体制的最终效果如何,在相当程度上还依赖于具体的实施和运行情况。
 
作者简介:董秀华(1970~),女,助理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