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核心期刊 > 经济与管理科学 > 科学研究管理 > 正文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高校科学研究管理工作

来源:UC论文网2016-06-01 10:44

摘要:

学科建设的实质内容均是与科研密切相关或直接用科研的指标来衡量的,并且科研工作的成效以学科建设的形式体现出来。由此可见,科研工作在一个高校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一个高校要发展,就必须发展学科。因此,在不少高校提出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办学思想。而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基地和营造学术氛围。凝练学科方向的关键是创新,就是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凝练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具有超前性的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个队伍的核心是学术大师和学术团队;构建学科基地的任务就是建立研究所和实验室。
  
  目前,许多高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出现了极其浮躁、极其功近利和发展极不平衡的局面。怎样才能真正地可持续地提高一个高校的科研水平呢?我们认为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高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研究工作"也必须遵守这—科学原则。正确地处理好科研工作内部各个环节、短期与长期以及科研工作与其它工作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的科研工作保持健康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本文主要就如何处理好自然科学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科研工作考核中数量与质量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科研与教学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第一:必须处理好自然科学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间的关系
  
  自然科学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构成了科学研究的两大范畴。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这两个领域必须协调发展。世界史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如果不发展自然科学,被强国一打即到;一个国家如果不发展人文与社会科学,那将不打自倒”。欧洲的文艺复兴带来了西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曰本的明志维新运动使战败的日本国走向了富强;上世纪70年代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文所引起的大讨论带来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这充分说明哲学社会科学在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事业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但近一个时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而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比如,在SCI、EI和ISTP等三大检索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有高额和比较高额的奖励;自然科学家有机会参评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自然科学专家有机会评选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自然科学专家可申请种类繁多且是高额的研究经费等等。所有这些均与哲学社会科学无缘。有的学者把这些现象称之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歧视"。
  
  现在国家从世界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以及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做到健康而又可持续发展,必须十分重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2001年8月7日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的会议上指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发展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公民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公民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并让他们发挥作用与任用自然科学优秀人并让他们发挥作用才同样重要"。2004年3月中央发了"关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3号文件,中央办公厅也发了5号文件。2004年4月,中央召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接见了与会专家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为了真正落实中央的精神,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新思路的研究”。国家拿出10个亿的资金,资助50所高校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另外,从去年开始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院就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系列大型学术讲座,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和政府高层领导,共同探讨当前科技、经济、社会和人文的重大问题,搭建一个自然科学家、人文学者的研究交流的平台,旨在促进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进一步宏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讨理论问题、总结实践经验、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
  
  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当然,我们深信国家也会出台一些重大的政策,作为在学术研究中占重要地位的高校自己该怎样来协调自然科学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间的关系呢?我们提出下列建议:
  
  (—)在水平较高的研究型大学,由于自然科学方面有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对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学者可以评定他们为"杰出教授”,享受与该校院士同等的待遇。当然,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评选已有了成熟的操作办法,这体现在成果的鉴定和评价具有了比较科学和公认的标准。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成果鉴定和评价也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系统和标准。
  
  (二)把在高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类的讲座”与"自然科学类的讲座”作为一项常规的活动,不要像有的高校那样一段时间那个领导的兴趣来了,就举办几场,领导兴趣没了讲座也就没了。这些讲座长期地幵展下去可以使青年学生从头幵始就把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地融合起来,不同学科的学生和教师实现学科上的互补与交融,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
  
  (三)在科研成果的奖励方面,制定出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等当量的奖励标准。在政策上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等同对待。
  
  第二:必须处理好科研工作考核中数量与质置间的关系。
  
  现在大多数科研院所和高校对研究人员在聘期的研究工作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在三年时间内需要发表多少篇论文、承担多少万的科研经费、完成多少项发明专利等。在这些规定下,研究人员就夜以继日地为完成规定的任务而卓越地工作着。这是目前的一种十分普遍现象。这一规定直接导致科研人员急功近利,只求数量不注重质量,甚至出现剽窃和抄袭事件屡屡发生。出现这一现实的原因可能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指标决定了高校必须对其教师的任务做出明确的规定:2.—部分科研人员利己主义思想严重,不劳而获意识强烈,缺乏科研道德;3.由于任务完成的期限不符合客观实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任务,而任务的完成与否又直接与自己的利益相联系.怎样处理科研工作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已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果不尽快改变目前普遍流行的科研管理政策,这与目前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只重视GDP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将是一回事.全世界都知道,在中国的本土还未产生一位诺贝尔级的专家.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本土的科学家不聪明、不勤奋而是在本土缺乏产生这类大师的土壤.所谓土壤.就是科研的环境、科研的氛围、科研的政策。我们举数学界的两个例子来说明环境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1993年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就是出生英国剑桥而当时在美国Princeton大学的教授A.Wiles利用7年时间解决了世界头号难题:著名的Fermat猜测.而在这7年中,他几乎没有什么重要论文发表.要是在我们的国家里.也许他早就当不成他那个水平的教授了.而Princeton大学就能容忍他在7年的时间里不出成果.
  
  在数学届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曾获得Fields奖金的丘成桐博士.他22岁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8年时间没出什么成果.他说,有的问题他思考了三年.有的问题思考了5年,甚至8年10年.最后获得了与偌贝尔奖等值的Fields奖.为中国人获得了崇高的荣誉.
  
  因此,我们的大学是否可以对那些确有发展潜力而又专心做研究的科学家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考核期限是否可以延长到8或10年.让他们全身心地去思考一些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科学大师.那种短期的考核制度是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这与有的科学家提出的“大学就要有大爱”的思想也是一致的。
  
  第三:处理好科研与教学间的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现在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在一般的高校普遍重视教学而轻视科研,使得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受不到鼓励:没有校内的科研启动费,由于受"组织资本”的影响也很难获得纵向和横向的科研项目,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成果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这部分教师或者放弃心爱的科研工作,或者就调离原单位。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类型的高校就很容易办成一个高级中学。教师也就成为教书匠。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类型大学的管理者们不懂得什么才是高水平的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我们的学生是从中学走过来的,他们也基本认为一个老师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讲得十分清楚,有利于自己完成这门课程的考试,这样的老师就是自己拥护的老师。大部分学生们也根本不懂得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有利于自己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一个老师把书上的问题讲清楚、上课有条理、语言既严谨又优美这是十分重要的,但作为一个大学教师,做到了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告诉学生这个理论是怎样产生的,哪些科学家为这个理论曾做出了重大贡献以及这些科学家之间的友谊,这个理论目前又得到了哪些重大发展等等。只有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才能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事科学研究,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将最新的理论、最新的动态带进教室。要深刻地认识到“高水平的教学只有在浓郁的科研气氛中才能产生”。要求名教授上基础课的本质是说明科学研究对大学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另一种现象是在层次较高的大学又普遍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使得大部分教师都去争取课题,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去完成课题,这又使的本科生的教学质量严重滑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价值取向。在这种类型的高校科研项目多的教师自然经济效益好,职称评得快,社会地位也就高。因此,相对贫穷或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这就导致从事基础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的教师的积极性受到重创。如果这种现象不改变,这些基础性学科的发展将受到影响,这将使得暂时强劲的学科失去支撑的源泉,最终会影响这些学科的发展。现在提出的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基础课的政策就是要使本科生在低年级阶段受杂j良好的创新意识培养,让本科生在彳氏年级阶段就开始懂得“怎样进行创新思维,什么才是创新”。
  
  要彻底改变上述两种现象还有一段艰苦的工作要做。一方面国家的科技政策要调整,使得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都有平等的机会申请各种基金;另一方面是高校自己也要在管理办法上做些创新:大力提倡“高水平的教学只有在浓郁的研究氛围中才能产生”,大学教师必须人人做科研,做科研是提高大学教师素质的根本途径。同时,作为大学教授和副教授也必须从事一定的基础课特别是本科生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只有这样,高素质的价值才能在高校“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上得到充分实现,因为本科生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应加大横向科研项目的提成比例,在校内实行第二次分配,设立学校的科研基金,支持基础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落实“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体现公平”的政策。同时,还要提高在教学岗位工作的教师的待遇,制定明确的规定,一个教授或副教授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的本科生的教学工作量,以此来确保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第四:处理好研究成果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现在一些高水平的高校获得了相当数量和水平的应用性的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是乎把获奖证书拿回家后复印给学校人事处、给学校科研处备案后就没事了。而地方上许多企业和科技幵发公司又急需开发新的产品而没有项目。在“教育、人才、科技、产品和财富’’这个链条中,如果科技不能产品化,教育的根本目的就不能实现。我们通过长期的调研和思考后认为下列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及时地将高校的成果推广出去,从而实现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高校不断地下派干部去地方挂职,这既是培养干部的一个有效途径,又切实地加强了高校和地方的联系。使得高校对地方和企业的实际需要有了全面的了解,这也可以调整高校内部的科研力量,密切将高校的研究力量与地方和企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
  
  (二)聘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来学校担任研究生的副导师。这可使得一些应用性的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在选题时更符合实际需要,研究成果也更容易及时地得到转化。同时,也可以加强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力量。近几年来,由于高校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一个导师带10个以上的硕士和博士的情况已属常见,副导师的增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紧缺的压力。
  
  第五:必须处理好论文发表与学位授予间的关系。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需不需要发表论文,需要发表多少论文和什么层次的论文一直有争议。由于现在高校排名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论文发表的数量和级别,因而有的高校规定硕士毕业生必须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至少一篇论文才能获得学位,自然科学类博士毕业生必须在SCI类的刊物至少发表一篇,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博士毕业生必须在专业的权威期刊上发表至少一篇论文。这样做的一个直接效益就是现在一些大学的论文数70%以上是由研究生完成的。由于有如此的激励机制,硕士生刚学完一两门基础课,就积极茫茫地开始做论文;博士生一进校就一头扎进论文的撰写工作之中,更本无心去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基础课程的认真学习。因为论文完成后到发表如果顺利的话一般需要一至两年时间,有的专业其论文发表的周期更长。面对这一现象,也有许多导师极力反对当局对在研究生毕业时必须发表论文的要求,认为这样的规定必然导致急功近利,甚至导致学术上的腐败行为产生。但研究生必须做研究工作,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必须做高水平的研究工作,这是任何人任何组织都认可的事实。但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之间的关系呢?要找到一个解决这个两难问题方法的确很难。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建立一个常规制度,博士生在三年时间完成学业而获不到学位是极其正常的,博士生毕业后等论文发表后再回到学校或研究所参加论文答辩。这就需要所有的研究机构和高校都遵从这一规则。第二:就是建立科学而又严密的论文评审机制,比如a象现在有些专业期刊的论文评审主要是请国外的专家来完成,通过了就授予学位,不通过就不授予。用这一规定来取代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学位授予后培养学校可以给研究生开出已授予学位的证明。待研究生以培养单位的名义发表论文后方能获得学位证书。研究生就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成学位论文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除了处理好上述的几种关系外,在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还必须处理好横项项目研究与纵向项目研究间的关系,处理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尧间的关系。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质量、规模、结构与效益”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要切实贯彻这一思想,使高校的科研工作走上健康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汪明义

核心期刊推荐